bundle只能携带一些系统自带的数据类型,无法传递自定义对象或者自定义的List<自定义对象>,所以可以把自定义对象来实现Parcelable接口。
public interface Parcelable
{
//内容描述接口,基本不用管
public int describeContents();
//写入接口函数,打包
public void writeToParcel(Parcel dest, int flags);
//读取接口,目的是要从Parcel中构造一个实现了Parcelable的类的实例处理。因为实现类在这里还是不可知的,所以需要用到模板的方式,继承类名通过模板参数传入
//为了能够实现模板参数的传入,这里定义Creator嵌入接口,内含两个接口函数分别返回单个和多个继承类实例
public interface Creator<T>
{
public T createFromParcel(Parcel source);
public T[] newArray(int size);
}
}
第一步,将自定义对象实现Parcelable接口。
并且重写三个方法descibeContents(),writeToParcel(Parcel dest , int flags),newArray(int size),
重写describeContents方法,内容接口描述,默认返回0就可以
重写writeToParcel方法,将你的对象序列化为一个Parcel对象,即:将类的数据写入外部提供的Parcel中,打包需要传递的数据到Parcel容器保存,以便从
Parcel容器获取数据
newArray(int size) 创建一个类型为T,长度为size的数组,仅一句话即可(return new T[size]),供外部类反序列化本类数组使用。
实例化静态内部对象CREATOR实现接口Parcelable.Creator
通过writeToParcel将你的对象映射成Parcel对象,再通过createFromParcel将Parcel对象映射成你的对象。也可以将Parcel看成是一个流,通过writeToParcel把对象写到流里面,在通过createFromParcel从流里读取对象,只不过这个过程需要你来实现,因此写的顺序和读的顺序必须一致
Serializable和Parcelabel的区别
1)Serializable的实现,只需要implements Serializable 即可。这只是给对象打了一个标记,系统会自动将其序列化。
2)Parcelabel的实现,不仅需要implements Parcelabel,还需要在类中添加一个静态成员变量CREATOR,这个变量需要实现 Parcelable.Creator 接口。
两者之间的选择原则:
1)在使用内存的时候,Parcelable比Serializable性能高,所以推荐使用Parcelable。
2)Serializable在序列化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临时变量,从而引起频繁的GC。
3)Parcelable不能使用在要将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的情况,因为Parcelable不能很好的保证数据的持续性在外界有变化的情况下。尽管Serializable效率低点,但此时还是建议使用Serializ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