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E 面试资料-基础知识总结

冲突域

使用同一根传输介质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不同的设备发送数据时,就会产生信号冲突
解决办法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第一步:载波监听,想发送信息包的节点要确保没有其他节点在使用共享介质,所以该节点首先要监听信道上的动静(即先听后说)。
第二步:如果信道在一定时段内寂静无声(称为帧间缝隙IFG),则该节点就开始传输(无声则讲)。
第三步:如果信道一直很忙碌,就一直监视信道,直到出现最小的IFG时段时,该节点才开始发送它的数据(有空就说)。
第四步:冲突检测,如果两个节点或更多的节点都在监听和等待发送,然后在信道空时同时决定立即(几乎同时)开始发送数据,此时就发生碰撞。这一事件会导致冲突,并使双方信息包都受到损坏。以太网在传输过程中不断地监听信道,以检测碰撞冲突(边听边说)。
第五步:如果一个节点在传输期间检测出碰撞冲突,则立即停止该次传输,并向信道发出一个“拥挤”信号,以确保其他所有节点也发现该冲突,从而摒弃可能一直在接收的受损的信息包(冲突停止,即一次只能一人讲)。
第六步:多路存取,在等待一段时间(称为后退)后,想发送的节点试图进行新的发送。
这时采用一种叫二进制指数退避策略(Binary Exponential Back off Policy)的算法来决定不同的节点在试图再次发送数据前要等待一段时间(随机延迟)。
第七步:返回到第一步。
实际上,冲突是以太网电缆传输距离限制的一个因素。例如,如果两个连接到同一总线的节点间距离超过2500米,数据传播将发生延迟,这种延迟将阻止CSMA/CD的冲突检测例程正确进行

双工模式

半双工:双方都能发送和接收数据,但是不能同时进行,要么发送要么接收(对讲机)
全双工:通信双方能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电话)

VRP华为设备管理

用户视图<Huawei’>
系统视图[Huawei]
接口视图[Huawei-GigabitEthernet0/0/0]
协议视图

网络通信的模型

OSI
应用层:面向用户应用,为用户提供对各种网络资源的方便的访问服务
表示层:定义用户或应用程序之间交换数据的格式,保证传输的信息到达目的端后意义不变
会话层:在传输层服务的基础上增加控制会话的机制,建立、组织和协调应用进程之间的交互过程
传输层:面向连接和服务质量,传输PDU为报文,使用端口进行传输
网络层:分组转发和路由选择,传输PDU为分组或包,使用IP进行转发
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成字节,再将字节组成帧传输,使用MAC进行访问介质
物理层:比特流传输

TCP/IP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

封装:数据报文——数据包——数据帧——比特

帧数据传播方式

帧的两种格式:IEEE802.3 Ethernet_II
MAC地址第7高位是一个U/L位,值为0时表示MAC地址全局唯一,值为1时表示MAC地址本地唯一

MAC帧
单播:MAC地址时第8位为0
组播:MAC地址时第8位为1
广播:MAC地址十六进制全为F
IP包
单播:非组播和广播
组播:IP地址在224.0.0.0——239.255.255.255
广播:主机位全为1(10.255.255.255 ——172.168.255.255——192.168.1.255)

终端设备收到未知单播帧的时候
1、会查看是哪种传播方式的,如果是单播,查看目的MAC是否是自己
2、如果是组播和广播,查看是否是自己侦听的,如果都不是就丢弃
3、检查FCS(帧校验序列,确定数据帧的完整性)
4、然后剥离帧头和帧尾,查看Type字段交给上层协议0x0800(IP)0x0806(ARP)

二层交换机工作行为:收到的数据帧查看2层头部,根据目的MAC地址转发,目的MAC分广播,组播,单播

  • 广播:目的MAC为全F。收到广播报文,除了接收的端口外,向其余所有端口转发(泛洪)
  • 组播:目的MAC的第8位为1。首先判断目的MAC是否本机要接受,如收到STP的BPDU,而自身也运行STP,此报文上送CPU处理,不做转发。假如此报文自身不需要接受,则处理方式为泛洪。
  • 单播:目的MAC的第8位为0。收到单播报文,
    如果目的MAC 是VLAN Interface 的MAC地址 ,就解封装,根据数据帧的目的IP去查路由表进行路由转发
    1、如果目的MAC 不是VLAN Interface 的MAC地址就去查MAC地址转发表,如果不存在,就泛洪。
    2、如果目的MAC在自身MAC表中存在,把报文向MAC表中的接口转发(如该接口等于报文的接收端口,则报文丢弃)

三层设备工作行为:收到数据包查看三层目的IP,根据目的IP地址转发,分为广播,组播,单播。

  • 广播:目的IP为全1。收到广播包,上送CPU处理( 注意不是丢弃报文),三层设备是隔离广播域,不是丢弃广播报文。
  • 组播:目的IP为224.0.0.0-239.0.0.0。开启组播路由协议则转发,否则丢弃。
  • 单播:目的IP在路由表中存在则按出端口转发,目的IP在路由表中不存在则丢弃。

IP报文生存时间

TTL(Time to Live)报文每经过一台三层设备,TTL值减1,当报文中的TTL降为0时,报文会被丢弃

ICMP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络控制信息协议
用来在网络设备间传递各种差错和控制信息,它对于收集各种网络信息、诊断和排除各种网络故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ICMP Echo Request 请求
ICMP Echo Reply 响应有成功和报错

Tracert:源端首先将报文的TTL值设置为1。该报文到达第一个节点后,TTL超时,于是该节点向源端发送TTL超时报文,消息中携带时间戳。然后源端将报文的TTL值设置为2,报文到达第二个节点后超时,该节点同样返回TTL超时消息,以此类推,直到报文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址通过端口号去找上层协议,发现3w以上找不到,就会返回ICMP端口不可达

一般Tracert都是发送目的端口为30000以上的UDP报文(30000以上的端口一般不会使用)
当收到TTL值为0的数据包,会丢弃数据包,并向源端发送ICMP超时报文

交换机

交换机是为了隔离冲突域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转发数据帧
收到未知单播帧,会查看目的MAC地址是否为在自己的MAC地址上,如果没有则向其他接口泛洪,如果有查看是否为接收数据的接口,如果是就丢弃,如果不是就转发
MAC地址表老化时间300s

ARP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网络层要传递数据包是使用IP地址,但是仅有IP地址还不够,需要封装成数据帧才能发送,就需要知道MAC地址
一般主机或者三层设备存在ARP表项

ARP报文不能穿越路由器,不能被转发到其他广播域。
分为动态ARP和静态ARP
动态ARP缓存表老化时间为1200s
静态ARP需要手工配置但是不会老化也不会被覆盖

当主机A知道主机B的IP地址但是不知道MAC地址,就会发送目的MAC是全F的广播帧,里面携带了目的地址为全0的ARP Request,当收到广播帧查看IP地址发现不是自己,就会丢弃,如果是自己,就会发送目的MAC地址是主机A的包含ARP Reply的单播帧

ARP报文
①arp request(一般为广播发送):
a)当访问的目的IP地址为同一网段时,请求的访问目的IP地址对应的 MAC地址;
b)当访问的目的IP地址不在同一网段时,请求网关IP对应的MAC地址;
②arp reply(单播回复)
a)当收到请求报文,目的IP地址与接收接口的IP地址一致时,回复arp reply,包含自己接口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b)当收到请求报文,目的IP地址与接收接口的IP地址不一致时,如果没有 开启ARP proxy功能,不会回复任何报文;
c)如果开启ARP proxy功能,回复arp reply,包含请求的目的IP地址与自己接口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主机就会以代理的MAC地址作为目的MAC地址;

触发ARP
1.要访问的目的IP地址在本设备没有对应的ARP表项;
2.设备上动态ARP表项到达老化超时时间后,设备会发送ARP请求报文;(默认老化超时时间为20分钟、老化探测次数为3次、老化探测模式为前两次是单播,最后一次是广播)

免费ARP
检测IP地址是否冲突
发送二层帧头的目的地址是全F的广播帧,携带源目IP地址都为自己目的MAC地址为全0的ARP Request
当有其他设备回应了,就说明该网段有相同的IP地址了
收到了免费ARP

TCP&UDP

在传输层传递数据需要依靠TCP或者UDP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知名端口:0-1023
动态端口:1024-65535

TCP报文控制位
URP:紧急指针标识
ACK:确认序号,使用序列号+1标识确认
PSH:push标识,接收到该报文段以后,应尽快将这个报文段交给应用程序,而不是在缓冲区排队
RST:重置连接标志
SYN:同步序号,建立连接
FIN:释放连接
三次握手、四次分手(主动端会发起一次分手一次响应被动端会发起一次分手一次响应)

UDP用户数据包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没有确认机制

IP地址表

有目的地址、子网掩码长度、学习来源、优先级、开销值、下一条、出接口
路由选择:最长匹配原则——优先级(值越小优先级越高)——度量值(开销越小越优)
当路由器收到数据包时:
1、拆去二层帧头
2、进入缓冲区
3、查看目的地址(IP地址表)
4、封装二层头部
5、转发

IPv4私网地址

A类地址:10.XXX.XXX.XXX
B类地址:172.16. XXX.XXX——172.31.XXX.XXX
C类地址:192.168.XXX.XXX

负载分担

当源网络和目的网络之间存在多条链路时,可以通过等价路由来实现流量负载分担。这些等价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