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普大学福克斯商学院Benjamin L.Collier,爱荷华大学Tippie商学院Cameron M.Ellis,宾夕法尼亚大学Benjamin J.Keys在计量经济学顶刊Econometrica联合发表题为《The Cost of Consumer Collateral: Evidence From Bunching》的论文,该研究利用微观数据中的阈值聚集(bunching)现象,通过结构估计方法量化了消费抵押品的福利成本。
摘要:
内容简介:
本文利用美国联邦灾害贷款计划(FDL)的行政数据,研究了抵押要求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因果影响。该计划设定了一个贷款金额阈值,超过此阈值需以住房作为抵押,而阈值以下则无需抵押。这一外生政策变化为识别抵押的因果效应提供了理想环境。
研究发现,借款人对抵押表现出显著厌恶:中位数借款人愿意放弃理想贷款金额的40%以避免抵押住房。通过工具变量法,作者进一步证实抵押使违约率降低36%,表明抵押能有效缓解道德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资不抵债的借款人中,仍有30%选择聚束在阈值处,暗示住房情感依恋是独立于财务因素的重要机制。结构模型估计显示,这种非财务依恋使借款人对抵押的估值比贷款人高出15%。
研究贡献在于:首次量化了抵押对家庭借贷决策的双重影响;通过住房依恋的识别,为既有文献中"房屋净值不足解释违约行为"的谜题提供了新解释;为气候灾害后公共信贷政策设计提供了实证依据——抵押要求虽能降低违约,但会抑制家庭通过正规信贷渠道进行灾后重建的意愿。
该研究通过灾害贷款这一特殊场景,揭示了消费信贷市场中抵押的核心矛盾:作为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工具,抵押同时伴随着借款人的非财务成本,这种成本可能普遍存在于其他抵押信贷市场中。
参考来源:
Collier, B. L., Ellis, C. M., & Keys, B. J. (2025). The cost of consumer collateral: Evidence from bunching. Econometrica, 93(3), 779-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