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并不如风:图灵与格蕾丝比较谈

本文对比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两位先驱:艾伦·图灵和格蕾丝·霍珀的生活与贡献。两人皆在二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与冯·诺伊曼有过交集。尽管他们的生活轨迹和结局截然不同,但他们对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花了周六一整天的时间,加上前期难以计数的整理资料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软件简史》中关于格蕾丝(Grace Hopper)的一个长篇。写完这个长篇后,我仍意犹未尽,很多思绪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于是甘愿暂停今天的写作计划来写这个短文。为了补记前些天写完关于图灵最后一篇的那些感慨,所以这个“写后感”把两位前辈放在了一起。

既然是“比较谈”,那么就先用一个表格比较一下他们的基本信息吧。

从对计算机和软件的贡献来看,两个人都可谓至高无上,都足以名垂千古。

从学位角度,两个人都喜爱数学,都拥有数学方面的博士学位。

从出生的年代来看,他们出生在很相邻的时代,相差不足六年。

从生活的经历来看,他们生活的年代都覆盖了两次世界大战。不过格蕾丝生活在美洲,受一战的影响很小。

从婚姻的角度来看,格蕾丝经历了不算长的婚姻,而图灵终生未婚。或许她们都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还有哪些共同点呢?

还有。

他们都很喜欢运动。图灵可谓是运动狂人,他喜欢长跑、骑车、海里游泳,尤其是喜欢长跑,可以轻松跑完全马,在NPL工作时,有一次要到几英里外的一个地方开会。图灵跑步前往,坐车的同事到了后,发现以跑步为交通工具的图灵居然还先到了,刚冲好澡。

在NPL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图灵厌倦了,申请回母校休假,然后申请离职,在离职前,他回到NPL参加了一场运动会,痛痛快快的跑了一次。

格蕾丝是女生,但从小并不是文弱女孩,她是三个孩子中的老大,每年暑假,她都和弟弟妹妹到湖边度假,三个孩子划船、耕种、徒步、爬树。

另一个相同点是,两个人都曾投身二战,图灵在著名的“X电台”破译德军密码。而格蕾丝则在海军的哈佛计算中心编写软件,包括为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项目”做仿真计算。从人类历史的大视角下看,两个人都为快速结束二战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

不同的是,二战结束后,图灵从军队退役,而格蕾丝一直在海军的预备役或者现役服务,直到1986年80岁时正式从海军退休,为海军服役总计42年。

还有相同点么?

还有。两个人都认识对现代计算机起到关键作用的一个人,那就是冯·诺伊曼。图灵在美国读博士时,图灵的办公室和冯·诺伊曼的办公室很近,博士毕业时,冯·诺伊曼邀请图灵留下来做自己的助手。格蕾丝在海军实验室时,接待了来访的冯·诺伊曼,一起合作曼哈顿项目中的仿真计算程序。

该说说他们的不同了,最大的不同便是图灵在42岁生日前,英年早逝。而格蕾丝在1986年80岁退休后依然身体健朗,精神矍铄,为DEC公司担任全职顾问。直到1992年的元旦,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家中,葛丽丝在睡梦中安详地离世。美国海军以最高的军事礼仪将格蕾丝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

从世俗的观点来看,图灵的人生是凄苦的,他最常用的交通工具除了奔跑之外,就是骑自行车。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都生活着曼彻斯特,工作在曼彻斯特大学,他租房住在离工作地很远的郊区,其实他很有条件住的好很多。在多雨的曼彻斯特,他常常在雨中骑车行进。他离世后,被隔天来服务的保姆发现,餐厅有吃过的打包食物残渣,卧室里有个没吃完的苹果,含有很高剂量的氰化钾。图灵的妈妈不相信图灵会是自杀,她相信是生性邋遢、不善于照顾自己的图灵不小心把沾染了氰化钾的苹果又咬了一口。但官方和更多人都认为是自杀。

图灵的故事是苦涩的,让人无限叹惋。

而格蕾丝不一样。她勇敢追求自己的兴趣,读大学、读硕士,结婚之后继续再读博士。当战争爆发,她看到了更广阔的未来,结束不满意的婚姻,彻底扔掉包袱,无所约束的奔向未来。

格蕾丝也曾遇到困难,当她以海军少尉的身份加入到位于哈佛的计算实验室报到时,她是唯一的女生。而且她面对的是以脾气暴躁著称的霍华德·艾肯。

艾肯不明白把一个女数学家送过来到底有什么意义,他对此感到非常失望,以至于他带领葛丽丝参观马克一号时,也是不冷不热的。参观和简单介绍之后,他给葛丽丝布置了第一个任务:编写一个程序,用来计算正切函数的插值系数,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23位,而且需要在一周内完成。

对于从来没有学习过计算机的一个女生来说,面对严厉的上司,面对这样的任务,肯定是想哭了。

但从小就乐观刚强的格蕾丝没有,她顶住压力,放下博士身价,虚心向有过编程经验的同事请教,完成了任务。

任何事情都会有个结果,成功是结果,失败也是,大多数时候,成功总是更好的。

完成了第一个任务后,格蕾丝开始“恶补”计算机知识。为了理解马克一号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葛丽丝开始自学电子学,在瓦萨学院工作时,她曾经旁听过电子学,这给了她学好电子学的信心。

为了弥补马克一号缺少操作手册的不足,葛丽丝发起了编写马克一号操作手册的项目,牵头编写了体量巨大的《马克一号操作手册》。

葛丽丝还与坎贝尔和布洛赫一起探讨更好的编程方法,包括如何更高效地编写和运行代码,一起制定了一套操作流程和编码规范。

葛丽丝与布洛赫对子程序、分支技术和调试技术的进行了很多深入研究,他们还应用这些技术来解决科技和工程问题。

渊博的学识,务实的工作,加上优雅的举止和美丽的外表,格蕾丝很快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尊重,包括上司艾肯在内。按照现今的标准,艾肯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但难以对付的艾肯却与霍普关系良好。首先,格蕾丝是一名天赋极高的数学家和编程师。其次,她接受过海军后备军校的正规训练,对上司忠诚,有很强的组织和控制能力。另外,她积极通过她的着装、语言、饮食习惯和幽默发挥出了女生在男性群体中的独特优势。于是,她不仅赢得了艾肯和同事们的信任,而且成为哈佛计算实验室中的“二号”人物,她的声誉和地位仅仅居于暴躁的艾肯之后。而且她是艾肯最信任的助手。她在艾肯不能出席的场合代表其发言,代表计算实验室参观其它大规模的计算项目。

在格蕾丝成名后,著名的《The David Letterman Show》电视节目对她做了一次专访,回忆起当年到哈佛大学使用“第一台计算机”编程的经历时,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对话。

主持人问格蕾丝:“你以前是怎么学习到那么多计算机知识的?”

格蕾丝回答说:“从没有学过,(因为)它是第一台。”

这样的回答让记者的提问变得很滑稽,引起台上台下一片笑声。

从多个视角来看,格蕾丝的人生都是丰硕的。她知识渊博,经历丰富,成就非凡,外表优雅美丽,内心充满光明,对人幽默开朗,举重若轻,即使通过录像和电影也可以感受到她的强大人格魅力。

很多人知道我在忙着写书,但很多人不知道我写的是一本历史书。其实我是欠着《软件调试》卷三的。为什么要暂停卷三来写《软件简史》呢?因为我觉得后者更加重要。在浩如烟海的图书海洋和互联网网页中,搜索到几个技术难题的答案不是太大的问题,而且很多IT同行们的短板已经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之外的积累。

在1979年的一次采访中,格蕾丝很坦率地分享了她的成功经验,她说:

“我从没有做出过任何超乎平常智力的成绩。我所做出的一切都是依赖常理。”

“我做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是靠常理,根本不是靠数学天才,也不是靠高深的理论。”

在理论方面,图灵是伟大的,他为现代计算机绘制出了一个伟大的理论模型,这便是图灵机。那年他只有24岁。但是像图灵机这样的成就是千年难求的成果。相对而言,格蕾丝的成功是人生修炼的结果,是在工程实践中勤奋耕耘的成果,是更多工程师同行们可以模仿的。

往事并不如风,回顾历史,可以让我们深刻思考,反省自我。图灵的成功难以模仿,但图灵的短板却很容易不招自来,时时体现在我和一些同行的身上,是与诸君共勉。

(写文章很辛苦,恳请各位读者点击“在看”,不胜感激)

*************************************************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以人文情怀审视软件,以软件技术改变人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在微信中搜索“盛格塾”小程序,可以阅读更多文章和有声读物

也欢迎关注格友公众号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