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
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网络互连,进而实现数据包在各网络之间的传输。
一.两大服务
1.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可靠通信由网络来保证,必须建立网络层的连接虚电路VC (Virtual Circuit); 通信双方沿着已建立的虚电路发送分组。
这种服务是面向连接的,建立可靠的链路后才进行数据交换。
2.无连接的数据表服务
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证;不需要建立网络层连接;
每个分组可走不同的路径;每个分组的首部必须携带目的主机的完整地址 这种通信方式所传送的分组可能误码、丢失、重复和失序
TCP/IP 协议簇提供的就是该服务。
二.IPv4
IPv4地址就是给因特网(Internet)上的每一台主机(或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唯一的32比特的标识符。
1.分类编址
分类地址中有5大分类
类型 | 划分 | 特点 | 占比 |
---|---|---|---|
A类地址 | 第一个字节为网络号且第一位为0 | 有126个子网 | 50% |
B类地址 | 第一、二个字节为网络号且前两位为10 | 有16384个子网 | 25% |
C类地址 | 第一、二、三个字节为网络号且前三位为110 | 子网数极多 | 12.5% |
D类地址 | 前四位为1110 | 多播地址 | 7.5% |
E类地址 | 前四位为1111 | 保留使用 | 7.5% |
主机号全为0的是网络地址,不可分配给主机或路由器;
主机号全为1的是广播地址,不可分配给主机或路由器。
2.划分子网
划分子网即不严格把控哪些部分是网络号,而是采用动态的网络号长度,将主机号的一部分拿来划分子网;
32比特的子网掩码可以表明分类IP地址的主机号部分被借用了几个比特作为子网号
默认子网掩码指在未划分子网的情况下使用的子网掩码。
3.无分类编址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简称为CIDR,消除了A、B、C类地址和划分子网的概念。
CIDR实际上是将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一个 CIDR地址块。
路由聚合也称为构造超网,即将多个子网聚合为一个超网,方便路由器进行转发;原理就是找不同子网的共同前缀。若有多个共同前缀,则选择最长共同前缀。
三.IP数据报的发送
1.发送
直接交付:同一个网络内不经过路由器转发而直接通过交换机实现通信的过程。
间接交付:不同网络之间通过路由器转发来实现通信的过程。
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