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专题中我将从设计目的出发,讲述关于
平面设计中立体表现的一些普通的技法,再介绍如何变化出一系列的效果。以后有机会我还会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光与影、纹理、动感与色彩等方面的东西。每部分中的每种效果一般都会有多种做法,本文要强调的是思维能力,从需要的结果出发反推步骤。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本教程属于抛砖引玉,能引起各位交流足矣,谢谢大家。我还会在每一节留下一些小作业。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一试。
剖析一:平面图像的立体感从何而来
文章导读:
一、特效结构剖析 二、实现方法剖析

视觉魔术当中,我们普遍运用的手法,就是通过视觉错误来产生各种各样的“立体感”。本来画面是平面的,但添加了各种效果后,你就觉得这是立体的,有空间感的。一个简单的按钮,也不再是平面的板块,你会觉得它是有体积感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逼真”。
这里举的例子都很简单,只用很少几个步骤就能上手并且能演变出其他效果。因为我觉得对于初学者而言,画一个方块和画一个人像在操作上没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你参加了美术班的学习,你就会知道,对于阴影、高光的把握,画一个鸡蛋与画一个人像没什么不同,不同的是画人像需要结构上的理解与更多的练习。擅长用Photoshop描绘逼真的超写实人像的小非对自己的操作是这样说的:“我无非就是用了路径、加亮与变暗工具多一些而已,剩下的就是美术功底了。”因此,对于初学者,我不推荐马上去画什么人脸,而是先理解、运用好手头的这几样工具,再深入研究结构,这样才是学习Photoshop之道。
我们现在马上开始从结果倒推到步骤的思考之旅。主角还是大家熟悉的水晶按钮,它基本上把样式的技巧都用上了。
一、特效结构剖析 二、实现方法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