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抗寻租的互联网平台经济

文章探讨了Web3.0的概念,强调了其作为抗寻租的互联网平台经济,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与Web2.0和加密货币区分开。作者提到Web3.0的目标是社区所有而非公司主导,并讨论了Web3.0的发展瓶颈、基础设施与应用的关系,以及经济模型和政策风险等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数字世界的荒蛮时代,人类的数字大迁徙,纷乱而芜杂,充满着未知与蒙昧。

我们致敬先行者,感恩在黑暗中点亮火把,在泥泞中探索前行的道路。

我们以先行者为师,承续他们的智慧与勇气,在人类数字大迁徙的史诗中,走出自由之路。

以下文字内容根据 Louis 的演讲和问答整理,分为「Web3.0 的概念问题」和「问答环节」两部分进行呈现。

一、Web3.0的概念问题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我对 Web3 的理解,即 Web3.0 的概念问题。

中国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翻译成现代语言:没有清晰的概念就难以应用逻辑,形成有价值的推论。我认为概念的价值取决于其推论的价值。推论的价值不在于完美地解释过去,或者符合某种道统,而在于具有预测能力,可以指导我们的工作。

很少有一个广为认知的概念(甚至有数万人以此为业)如Web3.0这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提的 Web3.0 概念也是一家之言,欢迎大家指正。很多朋友都有自己提出的或者认可的 Web3.0 概念体系。但本次分享和随后的讨论,我不会评价其他体系。

有些体系逻辑并不自洽。我是到了不惑之年才明白,除非是很熟的朋友,直接指出别人的逻辑错误是不礼貌的行为。更重要的是,确定两个逻辑自洽的理论哪个更有价值,几乎不可能。只有等未来成为过去,才能证明哪个理论的预测更准确。其实,即便预测了公认的事实(就「什么是事实」达成共识同样很难),理论体系的价值仍然值得怀疑。任何事实的成因都具有无限复杂性,预测成立往往是因为运气好。

扯一点认识论的闲言碎语,是提前为自己辩护:今天不讨论别人的体系,不是出于狭隘和傲慢,仅仅是出于自利。既然徐道彬老师给我这个机会,我就希望占用大家有限的时间,求证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认知。如果讨论多个体系,时间肯定不够,而且受线上文字交流的信息带宽限制,也必然不能尽兴。另一方面,我相信如果你认真了解我的观点,总会有点收获。我从事加密资产投资超过10年,投身 Web3 创业将近5年,愚者千虑,也终有一得嘛。

好,废话说完,先抛结论:Web3.0是抗寻租的互联网平台经济(rent-seeking resistant Internet platform economy)

Web3.0 运用源于加密货币的区块链技术,实现互联网平台的去中心化。但 Web3.0 并不是加密货币改名换皮,或是其直系子孙,或高级阶段。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仍在向「更好的货币」迈进,跟 Web3.0 是两个平行的运动,只是共享了若干技术。

从字面意思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