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方法
1.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
具体步骤:
1)明确需求
2)划分有效和无效等价类
- ·有效等价类:满足需求的
- · 无效等价类:不满足需求的
- -规则
- - 长度
- - 类型
- - 是否为空
- - 是否重复
3)设计测试用例
· 典型应用场景:输入框
2.边界值设计测试用例
定义:是等价类的一种补充,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上点:边界上的点。
内点:边界内的点。
离点:离边界最近的左右两点。
设计测试用例步骤:
- ·需求分析
- · 划分等价类
- · 确定边界:上点,内点,离点
设计测试用例
· 典型应用场景:存在边界 > , >= , <, < =
案例:添加标题 (标题长度>0且标题长度<=30) (0,30】
上点:1,30
内点:15
离点:0,2,29,31
3.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
定义:存在多个 输入条件,多个输出结果,输入和输出之间有组合关系和制约关系。
判定表组成
- · 条件桩:所有输入条件,例如 欠费状态,关机状态。
- · 动作桩:允许主被叫,或不允许主被叫。
- · 条件项
- · 动作项
案例 若用户欠费或关机,则不允许主被叫:
设计测试用例步骤
- 1.明确条件桩(找出所有输入条件)
- 2.明确动作桩(找到所有输出结果)
- 3.对条件桩进行组合
- 4.明确每个组合对应的动作桩(基于每一种条件的组合情况,确定本组合下的输出结果)
- 5.设计测试用例,每一列数据对应一条测试用例
应用场景:多条件组合情况。
案例2:订单状态
订单检查:
如果金额大于500元,未过期,则发出批准单和提货单。
如果金额大于500元,过期了,则不发出批准单和提货单。
如果金额小于500元,则不论是否过期都发出批准单和提货单。
在过期的情况下,不论金额大小还需要发出通知单。
约定:
金额大于500 真 反之:假
过期为 :真, 反之:假
4.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
场景法是模拟用户操作软件时的场景,主要用于多个功能之间的组合使用情况
使用测试的阶段为:
- · 集成测试阶段
- · 系统测试阶段
- · 验收测试阶段
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需求分析
2)绘制流程图
3)设计测试用例(一条流程路径就是一条测试用例)
案例:电商购物流程分析
5.错误推测法设计测试用例(了解即可)
利用经验发现程序中可能犯错误的地方:
- · 使用场景
- · 重要功能
- · 使用同类型的产品
6.因果图 略
7.正交法 略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总结!
具有输入功能,但输入之间没有组合关系---等价类。
输入有边界 例如长度等,类型有限制时---边界值。
多输入,多输出,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关系,输入和输出存在依赖关系---判定表,因果图。
用最少的测试用来来获得最大的测试用例覆盖率---正交法。
多个功能的组合测试---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
最后感谢每一个认真阅读我文章的人,礼尚往来总是要有的,虽然不是什么很值钱的东西,如果你用得到的话可以直接拿走:

这些资料,对于【软件测试】的朋友来说应该是最全面最完整的备战仓库,这个仓库也陪伴上万个测试工程师们走过最艰难的路程,希望也能帮助到你!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下方小卡片领取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等价类、边界值、判定表、场景法和错误推测法。等价类用于有输入功能但输入间无组合关系的情况,边界值针对输入限制如长度和类型。判定表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且存在依赖关系的场景,场景法则适合多功能组合测试。此外,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发现潜在错误。这些方法覆盖了不同测试阶段和不同类型的测试需求。
14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