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简称GAN)是一种强大的深度学习模型,用于生成逼真的样本数据。GAN由生成器(Generator)和判别器(Discriminator)两个互相对抗的模型组成。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推导和证明GAN的公式。此外,我们还提供相应的源代码示例,以便更好地理解算法的实现。
- GAN的目标函数
GAN的目标是训练生成器生成与真实数据分布相似的样本,同时使判别器能够准确地区分生成的样本和真实样本。GAN的目标函数可以表示为最小化生成器和最大化判别器的对抗性损失函数。设生成器的输入为随机噪声z,生成器的输出为生成的样本x,真实样本为真实数据分布p_data(x)。判别器的目标是最大化正确分类真实样本和生成样本的概率。
生成器和判别器的目标函数可以表示如下:
最小化生成器的损失函数:min_G max_D V(D, G) = E[x ~ p_data(x)] [log D(x)] + E[z ~ p_z(z)] [log (1 - D(G(z)))]
其中,D(x)表示判别器对真实样本的输出,D(G(z))表示判别器对生成样本的输出,p_z(z)表示噪声分布。
- 推导生成器的损失函数
我们首先推导生成器的损失函数。我们希望生成的样本能够欺骗判别器,使其无法准确区分真实样本和生成样本。因此,生成器的目标是最大化判别器错误分类生成样本的概率。
生成器的损失函数可以表示如下:
L_G = -E[z ~ p_z(z)] [log D(G(z))]
本文详细介绍了生成对抗网络(GAN)的数学原理,包括生成器和判别器的目标函数,以及它们的损失函数。通过对GAN目标函数的推导和证明,阐述了GAN如何通过最小化生成器损失和最大化判别器损失来生成逼真的样本数据。此外,还提供了一个简单的Python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PyTorch实现GAN。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7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