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一馆吃饭,有一个小女孩大概有三四岁的样子,想喝饮料,可能她的妈妈怕她喝得太出闹肚子,于是就不让她喝,那小女孩就一下子躺在了地上,于是妈妈就给喝了。
分析一下,到底是孩子错了,还是妈妈错了?毫无疑问是妈妈错了,孩子没有任何错。如果你认为小孩想要喝太多饮料错了,那你就错了,小孩根本不知道她喝得太多了,而且不知道她喝太多了会对身体产生坏了影响,俗话说不知者无罪,小孩有什么错呢?你要说,小孩躺地上总该不对吧?你又错了,小孩躺地上只是一种单纯的行为而已,一个很普通的行为,甚至跟说声你好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小孩不知道躺到地上会有什么不妥,是妈妈感觉自己的孩子躺到地上不妥,才允许孩子的请求。孩子为什么躺到地上呢?因为她知道一躺到地上妈妈就会给她想要的东西,这是孩子一次次总结出来的“经验”,如果她每次躺到地上都不能得到什么,那她还会躺吗?她不会!试想,一个青春少女,会因为妈妈不让她喝太多的饮料而躺到地上洒泼吗?
实际上,小女孩躺地上的行为与小孩的哭是一样的,孩子看来并不代表着什么。婴儿刚生下来就哭,是为了呼吸;饿了也哭,是让妈妈知道她想吃奶;困了也哭,是为了让妈妈知道她想睡觉。而稍大一点的孩子也会总结这些经验,当他做了某些行为之后,发现他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那么下一次他还会尝试这种行为以达到目的。而此时家长应该如何处理这事呢?装装糊涂!不要满足他们不合理的要求,下一次他们就不会再做相同的行为了。但这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比如你可以给他讲道理,或者通过其它方式诱导其进行更合理的行为。但是,装糊涂不予理彩总比都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好--个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