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hmilxu/p/4849097.html
类的构造函数是类的一种特殊的成员函数,它会在每次创建类的新对象时执行。
构造函数的名称与类的名称是完全相同的,并且不会返回任何类型,也不会返回 void。构造函数可用于为某些成员变量设置初始值。
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类的对象,与父类的其它成员不同,它不能被子类继承(子类可以继承父类所有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但不继承父类的构造函数)。因此在创建子类对象时,为了初始化从父类继承来的数据成员,系统需要调用其父类的构造方法。
构造原则如下:
1. 不论子类的构造方法是无参数还是带参数,在创建子类的对象的时候,首先执行父类构造方法,然后执行自己的构造方法。
2. 在创建子类对象时候,如果子类的构造函数没有显示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则会调用父类的默认无参构造函数。
3. 在创建子类对象时候,如果子类的构造函数没有显示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且父类只定义了自己的有参构造函数,则会出错(如果父类定义了有参数的构造方法,则子类必须显示调用此带参构造方法)。
4. 如果子类调用父类带参数的构造方法,需要用初始化父类成员对象的方式,比如: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erson
{
public:
Person(int n){num = n;}
~Person(){}
protected:
int num;
};
class Student :public Person
{
public :
Student(int n,int m):Person(n) //子类的构造函数
{age = m;}
void display()
{
cout<< "num="<<num<<endl;
cout<< "age="<<age<<endl;
}
private:
int age;
};
int main()
{
Student X(23,12);
X.display();
return 0;
}
结果为
num=23 age=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