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very分区通常是指Rockchip处理器的设备中用于恢复系统、刷写固件以及进行诊断的特殊分区。
在Rockchip设备中,Recovery分区通常包括以下一些功能:
-
系统恢复:Recovery分区允许用户在设备出现问题时进行系统的恢复和修复操作,例如恢复到出厂设置、清除缓存、安装官方固件等。
-
刷写固件:用户可以利用Recovery分区来刷写官方固件或者第三方定制固件,从而实现系统升级或切换到其他系统。
-
手动更新:通过Recovery分区,用户可以手动进行系统更新,这在某些情况下比通过OTA更新更加方便和可靠。
-
设备诊断:Recovery分区也提供了一些诊断工具和选项,用于检测设备硬件和软件的状态,帮助用户排查和解决问题。
注意:RK-Linux recovery 分区的 rootfs 本质上是定制的 buildroot 系统。
文章目录
一、使用 recovery 进行 OTA 升级
1.1 编译
1.1.1 buildroot 主系统
buildroot 需要打开 update 的支持,configs 文件配置 BR2_PACKAGE_UPDATE=y。
source envsetup.sh
#choose a combo number to build rootfs according to platform chip
make menuconfig
具体配置如下:
Target packages --->
[*] Rockchip BSP packages --->
[*] Rockchip OTA update for linux
1.1.2 recovery
buildroot/configs/rockchip/recovery.config 中已经将不同平台的recovery配置抽取出来了。只需系统根目录下执行
本文详细介绍了Rockchip设备中Recovery分区的功能,包括系统恢复、固件刷写、手动更新和设备诊断。讲解了如何使用Recovery进行OTA升级的编译、升级流程、恢复出厂设置及注意事项。同时,探讨了Recovery固件打包过程,包括initramfs的概念,并提供了内核、initramfs、设备树dtb和logo的打包方法。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7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