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作用:
通过长时间保持双方连接,从而:
- 提高通信速度
- 确保实时性
- 避免短时间内重复连接所造成的信道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浪费
什么是长连接、短连接
在HTTP/1.0中默认使用短连接。也就是说,客户端和服务器每进行一次HTTP操作,就建立一次连接,任务结束就中断连接。当客户端浏览器访问的某个HTML或其他类型的Web页中包含有其他的Web资源(如JavaScript文件、图像文件、CSS文件等),每遇到这样一个Web资源,浏览器就会重新建立一个HTTP会话。
而从HTTP/1.1起,默认使用长连接,用以保持连接特性。使用长连接的HTTP协议,会在响应头加入这行代码:
Connection:keep-alive
在使用长连接的情况下,当一个网页打开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TCP连接不会关闭,客户端再次访问这个服务器时,会继续使用这一条已经建立的连接。Keep-Alive不会永久保持连接,它有一个保持时间,可以在不同的服务器软件(如Apache)中设定这个时间。实现长连接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都支持长连接。
HTTP协议的长连接和短连接,实质上是TCP协议的长连接和短连接。
长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方先建立通讯连接,连接建立后不断开,
然后再进行报文发送和接收。这种方式下由于通讯连接一直
存在,可以用下面命令查看连接是否建立:
netstat –f inet|grep 端口号(如5678)。
此种方式常用于点对点通讯。
短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每进行一次报文收发交易时才进行通讯连
接,交易完毕后立即断开连接。此种方式常用于一点对多点
通讯,比如多个Client连接一个Server.
长连接,短连接操作过程:
长连接的操作步骤是:
建立连接——数据传输…(保持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
短连接的操作步骤是:
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
keepalive工作原理
若在一个给定连接上,两小时之内无任何活动,服务器便向客户端发送一个探测段。(我们将在下面的例子中看到探测段的样子。)客户端主机必须是下列四种状态之一:
-
客户端主机依旧活跃(up)运行,并且从服务器可到达。从客户端TCP的正常响应,服务器知道对方仍然活跃。服务器的TCP为接下来的两小时复位存活定时器,如果在这两个小时到期之前,连接上发生应用程序的通信,则定时器重新为往下的两小时复位,并且接着交换数据。
-
客户端已经崩溃,或者已经关闭(down),或者正在重启过程中。在这两种情况下,它的TCP都不会响应。服务器没有收到对其发出探测的响应,并且在75秒之后超时。服务器将总共发送10个这样的探测,每个探测75秒。如果没有收到一个响应,它就认为客户端主机已经关闭并终止连接。
-
客户端曾经崩溃,但已经重启。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将会收到对其存活探测的响应,但该响应是一个复位,从而引起服务器对连接的终止。
-
客户端主机活跃运行,但从服务器不可到达。这与状态2类似,因为TCP无法区别它们两个。它所能表明的仅是未收到对其探测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