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反射
定义:Java的反射(reflection)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
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方法和属性,既然能拿到那
么,我们就可以修改部分类型信息;这种动态获取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方法的功能称
为java语言的反射(reflection)机制
反射基本信息:Java程序中许多对象在运行时会出现两种类型:运行时类型(RTTI)和编译时类型,
例如Person p = newStudent();这句代码中p在编译时类型为Person,运行时类型为Student。程序
需要在运行时发现对象和类的真实信息。而通过使用反射程序就能判断出该对象和类属于哪些类。
反射相关的类(重要)
Class类代表类的实体,在运行的Java应用程序中表示类和接口
Java文件被编译后,生成了.class文件,JVM此时就要去解读.class文件 ,被编译后的
Java文件.class也被JVM解析为 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java.lang.Class .这样当程序
在运行时,每个java文件就最终变成了Class类对象的一个实例。我们通过Java的反
射机制应用到这个实例,就可以去获得甚至去添加改变这个类的属性和动作,使得这
个类成为一个动态的类
获得Class对象的三种方式
第一种,使用 Class.forName("类的全路径名"); 静态方法 前提:已明确类的全路径名
通过 Class 对象的 forName() 静态方法来获取,用的最多, 但可能抛出
ClassNotFoundException 异常 注意这里是类的全路径,如果有包需要加包的路径
第二种,使用 .class 方法 说明:仅适合在编译前就已经明确要操作的 Class
直接通过 类名.class 的方式得到,该方法最为安全可靠,程序性能更高 这说明任何一个
类都有一个隐含的静态成员变量 class
第三种,使用类对象的 getClass() 方法
一个类在 JVM 中只会有一个 Class 实例,即我们对上面获取的
代码图片演示:
Class类中的相关方法演示
首先定义一个学生类,然后下面进行演示
class Student {
//私有属性name
private String name = "bit";
//公有属性age
public int age = 18;
//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
public Student() {
System.out.println("Student()");
}
private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System.out.println("Student(String,name)");
}
private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i am eat");
}
public void sleep() {
System.out.println("i am pig");
}
private void function(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tudent{"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重要)常用获得类相关的方法
代码演示:
public static void reflectNewInstance() {//newInstance()方法创建类的实例
Class<?> classStudent = null;
try {
//获得Class对象
classStudent = Class.forName("demo1.Student");
//创建类的实例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 classStudent.new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student);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nstantiation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catch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