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布局流程简介
1. 布局使用不当(如嵌套层级过多)会导致卡顿、掉帧、响应慢等问题,所以当我们优化布局的时候,就可以优化性能,减少延迟和卡顿,节约资源消耗
2. 测算:测量组件宽高
3. 布局:确定组件最终宽高和四个顶点的位置
2. 精简节点数
1. 可以提升性能
2. 真正影响布局性能的因素是参与布局的节点数量
3. 方法:移除冗余节点、扁平化布局(高级布局:RelativeContainer、Grid)
3. 合理控制元素的显示和隐藏
1. 在对性能要求较高,并且会频繁切换元素的显示与隐藏的情况下,应该避免使用if条件判断,而改为通过visibility的属性控制。
2. 如果组件的创建非常消耗资源,且不会立即使用,也并非频繁切换交互的情况下,只在特定条件下才会出现时,可以通过if条件渲染来进行内容的显示与隐藏控制,达到懒加载的效果。
4. 给定组件的宽高
1. 限定容器的宽高为固定值,性能提升明显
2. 使用宽高百分比,会经常计算宽高,导致性能下降
5. 使用推荐的布局组件
1. 不恰当使用高级组件会消耗资源,高级组件的使用会降低节点数,这里需要取舍
2. 基础组件性能消耗较低
3. 在相同嵌套层级的情况下,如果多种布局方式可以实现相同布局效果,优选低耗时的布局,如使用Column、Row替代Flex实现相同的单行布局
4. 在能够通过其他布局大幅优化节点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高级组件替代,例如使用RelativeContainer替代Row、Column实现扁平化布局,此时其收益大于布局组件本身的性能差距
5. 仅在必要的场景下使用高耗时的布局组件,如使用Flex实现折行布局、使用Grid实现二维网格布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