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制作Linux系统的安装盘

制作Linux系统安装盘的具体步骤

当你想要使用Linux系统,或者你的Linux操作系统由于误操作不小心崩掉,或者你想更换一个最新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时,你可能会跑去电脑维修店花钱请别人装一个系统。那么这时我们需要自己制作一个Linux系统的安装盘,在需要装系统的时候,直接插上自己制作的系统安装盘即可安装。
在制作Linux系统安装盘之前,你得需要有一个Linux系统的镜像软件。你可以在网上搜索你要的Linux系统版本的镜像,或者去官方网站下载,我在这里使用的是红帽的rhel7.3系统进行的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步:找一个空的U盘插到自己的电脑上
注意:一定要用一个空的U盘,如果不是空的U盘,那么需要你提前把你U盘内的文件备份好,因为制作完系统安装盘之后,你的U盘就不能用来存储文件了,就变成了一个安装盘。

第二步: 查看硬盘(U盘)的挂载情况
执行命令 df 来查看具体的挂载情况,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这个 /dev/sdb1 就是U盘的分区,可能会有多个分区,就是后面的数字会不同,这里的 /dev/sdb4 也是U盘的一个分区。

第三步: 把U盘的所有设备都卸掉
通过执行 umount 命令将所有的U盘设备都卸掉:

umount /dev/sdb1

如果还有其它分区,也要把其他的分区卸掉,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设备卸掉之后, 通过df可以看到,U盘的设备都不在了。

第四步: 查看分区的具体信息
在 文件/proc/partitions 中记录了分区的具体信息,通过下面命令进行查看:

cat /proc/partition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的设备 sdb 就是你的U盘。

第五步: 将镜像完整的装到U盘里面
通过 dd 命令将镜像装到U盘里,dd命令的作用是用指定大小的块拷贝一个文件,并在拷贝的同时进行指定的转换。命令如下:

dd if=镜像存放的位置 of=/dev/sdb

这里的 if 表示输入文件(或设备名称), of 表示输出文件(或设备名称)。
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然后就可以等待传输完成了。

第六步: 用命令查看拷贝的过程
dd 拷贝过程中是看不到过程的,这里需要用到 iostat 命令,该命令是用于查看输出CPU和磁盘I/O相关的统计信息的,命令后面再加上 -d 参数就是单独输出Device结果,不包括cpu结果。然后我们再通过 watch 命令实时监控U盘的统计信息,如下:

watch -n 1 iostat -d /dev/sd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等待拷贝完成之后,一个Linux的系统安装盘就制作完成了。

如何使用制作好的Linux系统安装盘

在电脑关闭的状态下插入U盘,然后开机时,快速点击F12键(联想),就可以进入到电脑的BIOS设置界面了(惠普 F10键、华硕 Esc键,其它品牌的电脑可以到官网查看或者联系客服进入BIOS界面的方式),然后再选择里面的 USB 启动项就可以打开系统安装盘了。

### 回答1: CentOS 7启动httpd服务失败可能有多种原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法: 1. 检查httpd配置文件是否正确:可以使用命令`httpd -t`检查httpd配置文件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需要修改配置文件。 2. 检查端口是否被占用:可以使用命令`netstat -tlnp`查看端口是否被占用,如果被占用需要释放端口或修改httpd配置文件中的端口号。 3. 检查httpd服务是否安装:可以使用命令`rpm -qa | grep httpd`查看httpd服务是否安装,如果没有安装需要先安装httpd服务。 4. 检查httpd服务是否启动:可以使用命令`systemctl status httpd`查看httpd服务是否启动,如果没有启动需要使用命令`systemctl start httpd`启动httpd服务。 5. 检查SELinux是否开启:如果SELinux开启,可能会导致httpd服务启动失败,需要使用命令`setenforce 0`关闭SELinux,或者修改SELinux策略。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法,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查看httpd服务日志文件,找到具体的错误信息,然后根据错误信息进行解决。 ### 回答2: CentOS 7上的httpd服务启动失败可能有多种原因。以下列出了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1. 端口被占用 当httpd试图占用已被其他程序占用的端口时会启动失败。此时可以通过使用`netstat -tunlp`命令检查端口占用情况,然后杀死占用该端口的进程及时释放端口。或者修改httpd的配置文件,将端口修改为未被占用的端口。 2. 配置文件错误 有时httpd服务的配置文件中可能出现错误,例如语法错误或路径错误等等。在启动httpd服务之前,可以使用`apachectl configtest`命令进行检查,如果输出“Syntax OK”,则表示配置文件没有错误。如果出现错误,则需要根据错误提示进行相应修改。 3. 依赖关系问题 如果httpd依赖的其他程序或库缺失,也会导致启动失败。可以通过使用`systemctl status httpd.service`命令来查看httpd服务状态,如果输出“Failed to start”或“Loaded: failed”,则需要检查依赖关系是否完整。 4. SELinux问题 当SELinux启用时,有时会导致httpd服务启动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SELinux上禁用httpd服务,或者修改httpd配置文件解决SELinux相关的问题。 5. 用户权限问题 httpd服务启动可能需要特定的用户权限。如果使用的用户权限不够,则无法启动。可以尝试使用root用户启动httpd服务,或者根据需要修改相应的用户权限。 ### 回答3: CentOS 7中的Apache HTTP服务器(httpd)是一个常见的Web服务器,如果遇到httpd服务启动失败的情况,可能会影响服务器正常的工作和对外服务的稳定性。本文将提供一些可能会导致httpd服务启动失败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端口被占用 如果端口被其他进程占用,httpd服务就无法启动。可以通过 netstat -tulpn 命令查看端口占用情况,并杀死占用该端口的进程。如果端口被 httpd 服务自身占用,可以通过 systemctl restart httpd 命令重启 httpd 服务;如果是其他进程占用了端口,可以通过 kill 命令杀死该进程或更改 httpd.conf 文件配置,将 httpd 服务的端口改为其他空闲端口,重新启动。 2. 配置文件错误 httpd 服务的配置文件通常是 /etc/httpd/conf/httpd.conf,如果其中存在语法错误、权限问题或者其它配置错误,可能会导致 httpd 服务启动出错。可以通过将 httpd.conf 文件备份后删掉,重新执行 yum install httpd 命令安装 httpd 服务,然后手动修改 httpd.conf 文件,逐个检查每个配置项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重启 httpd 服务。 3. SELinux 问题 SELinux 是 CentOS 7中提供的一种安全模块,它可以对系统文件和应用程序进行安全管控。如果 SELinux 配置不正确,可能会阻止 httpd 服务正常启动。可以通过修改 /etc/selinux/config 文件中 SELINUX=disabled 来暂时关闭 SELinux,然后重新启动 httpd 服务;或者一个更优的方式是,根据日志确定问题原因,使用命令 semanage 或者 setsebool 等工具将相关目录或者配置加入到 SELinux 许可列表中,重新启动 httpd 服务,以恢复服务正常工作。 4. 防火墙问题 如果你的 CentOs 7 服务器启用了防火墙,有可能会导致 httpd 服务启动失败。可以通过检查防火墙相关配置来确定问题原因,解决方案是修改防火墙规则,将端口 80 或者 443 等 httpd 服务需要的端口放行,重新启动 httpd 服务。 总之,当遇到 httpd 服务启动失败时,不要慌张,可以先通过日志或者执行命令查看错误信息,找到错误原因,然后根据错误原因一步一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注意备份原始配置文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