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 Linux内存回收——Swap机制

前言

上一节,我们通过一个斐波那契数列的案例,学习了内存泄漏的分析。如果在程序中直接或间接地分配了动态内存,一定要记得释放掉它们,否则就会导致内存泄漏,严重时甚至会耗尽系统内存。

反过来讲,当发生了内存泄漏时,或者运行了大内存的应用程序,导致系统的内存资源紧张时,系统又会如何应对呢?

内存基础篇我们已经学过,这其实会导致两种可能结果,内存回收OOM 杀死进程

  • 内存回收,也就是系统释放掉可以回收的内存,比如前面讲过的缓存和缓冲区,就属于可回收内存。它们在内存管理中,通常被叫做文件页(File-backed Page)。
  • 内存资源紧张导致的 OOM(Out Of Memory),相对容易理解,指的是系统杀死占用大量内存的进程,释放这些内存,再分配给其他更需要的进程。

接下来重点讲解内存回收机制。大部分文件页,都可以直接回收,以后有需要时,再从磁盘重新读取就可以了。而那些被应用程序修改过,并且暂时还没写入磁盘的数据(也就是脏页),就得先写入磁盘,然后才能进行内存释放。这些脏页,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写入磁盘。

  • 可以在应用程序中,通过系统调用 fsync ,把脏页同步到磁盘中;
  • 也可以交给系统,由内核线程 pdflush 负责这些脏页的刷新。

除了缓存和缓冲区,通过内存映射获取的文件映射页,也是一种常见的文件页。它也可以被释放掉,下次再访问的时候,从文件重新读取。

除了文件页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内存可以回收呢?比如,应用程序动态分配的堆内存,也就是我们在内存管理中说到的匿名页(Anonymous Page),是不是也可以回收呢?

这些内存不能直接释放。因为它们很可能还要再次被访问啊,当然不能直接回收了。

但是,如果这些内存在分配后很少被访问,似乎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是不是可以把它们暂时先存在磁盘里,释放内存给其他更需要的进程?

其实,这正是 Linux 的 Swap 机制。Swap 把这些不常访问的内存先写到磁盘中,然后释放这些内存,给其他更需要的进程使用。再次访问这些内存时,重新从磁盘读入内存就可以了。

Swap原理

Swap 说白了就是把一块磁盘空间或者一个本地文件(以下讲解以磁盘为例),当成内存来使用。它包括换出和换入两个过程。

  • 所谓换出,就是把进程暂时不用的内存数据存储到磁盘中,并释放这些数据占用的内存。
  • 而换入,则是在进程再次访问这些内存的时候,把它们从磁盘读到内存中来。

可以发现,Swap 其实是把系统的可用内存变大了。这样,即使服务器的内存不足,也可以运行大内存的应用程序。当然,现在的内存便宜多了,服务器一般也会配置很大的内存,那是不是说 Swap 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呢?

当然不是。事实上,内存再大,对应用程序来说,也有不够用的时候。

一个很典型的场景就是,即使内存不足时,有些应用程序也并不想被 OOM 杀死,而是希望能缓一段时间,等待人工介入,或者等系统自动释放其他进程的内存,再分配给它。

除此之外,我们常见的笔记本电脑的休眠和快速开机的功能,也基于 Swap 。休眠时,把系统的内存存入磁盘,这样等到再次开机时,只要从磁盘中加载内存就可以。这样就省去了很多应用程序的初始化过程,加快了开机速度。

话说回来,既然 Swap 是为了回收内存,那么 Linux 到底在什么时候需要回收内存呢?前面说的内存资源紧张,Linux又该怎么来衡量内存是不是紧张呢?

一个最容易想到的场景就是,有新的大块内存分配请求,但是剩余内存不足。这个时候系统就需要回收一部分内存(比如前面提到的缓存),进而尽可能地满足新内存请求。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直接内存回收

除了直接内存回收,还有一个专门的内核线程用来定期回收内存,也就是 kswapd0。为了衡量内存的使用情况,kswapd0 定义了三个内存阈值(watermark,也称为水位),分别是

  1. 页最小阈值(pages_min)
  2. 页低阈值(pages_low)
  3. 页高阈值(pages_high)

而剩余内存,则使用 pages_free 表示。这里画了一张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swapd0 定期扫描内存的使用情况,并根据剩余内存落在这三个阈值的空间位置,进行内存的回收操作。

  • 剩余内存小于页最小阈值,说明进程可用内存都耗尽了,只有内核才可以分配内存。
  • 剩余内存落在页最小阈值和页低阈值中间,说明内存压力比较大,剩余内存不多了。这时 kswapd0 会执行内存回收,直到剩余内存大于高阈值为止。
  • 剩余内存落在页低阈值和页高阈值中间,说明内存有一定压力,但还可以满足新内存请求。
  • 剩余内存大于页高阈值,说明剩余内存比较多,没有内存压力。

一旦剩余内存小于页低阈值,就会触发内存的回收。这个页低阈值,其实可以通过内核选项 /proc/sys/vm/min_free_kbytes 来间接设置。min_free_kbytes 设置了页最小阈值,而其他两个阈值,都是根据页最小阈值计算生成的,计算方法如下 :

pages_low = pages_min*5/4
pages_high = pages_min*3/2

NUMA 与 Swap

很多情况下,你会发现明明 Swap 升高了,可是在分析系统的内存使用时,却很可能发现系统剩余内存还多着呢。为什么剩余内存很多的情况下,也会发生 Swap 呢?

其实,这是处理器的 NUMA (Non-Uniform Memory Access)架构导致的。在 NUMA 架构下,多个处理器被划分到不同 Node 上,且每个 Node 都拥有自己的本地内存空间。而同一个 Node 内部的内存空间,实际上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的内存域(Zone),比如直接内存访问区(DMA)、普通内存区(NORMAL)、伪内存区(MOVABLE)等,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先不用特别关注这些内存域的具体含义,我们只要会查看阈值的配置,以及缓存、匿名页的实际使用情况就够了。

既然 NUMA 架构下的每个 Node 都有自己的本地内存空间,那么,在分析内存的使用时,我们也应该针对每个 Node 单独分析。可以通过 numactl 命令,来查看处理器在 Node 的分布情况,以及每个 Node 的内存使用情况。比如,下面就是一个 numactl 输出的示例:

$ numactl --hardware
available: 1 nodes (0)
node 0 cpus: 0 1
node 0 size: 7977 MB
node 0 free: 4416 MB
...

这个输出显示,我的系统中只有一个 Node,也就是 Node 0 ,而且编号为 0 和 1 的两个 CPU, 都位于 Node 0 上。另外,Node 0 的内存大小为 7977 MB,剩余内存为 4416 MB。

实际上,前面提到的三个内存阈值(页最小阈值、页低阈值和页高阈值),都可以通过内存域在 proc 文件系统中的接口 /proc/zoneinfo 来查看。比如,下面就是一个 /proc/zoneinfo 文件的内容示例:

$ cat /proc/zoneinfo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分析用户提供的这段JavaScript代码,并解释它的功能。首先,我会通读代码,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getQ的函数。函数一开始获取了user_nickname输入框的值,存储在userid变量中。如果userid是null或undefined,函数返回false。否则,发起一个AJAX POST请求到../services/Qxgl.ashx,传递action和id参数。请求头里有一个Authorization令牌,看起来像是某种认证信息。 成功回调函数处理返回的msg数据,遍历msg.ds数组,对每个item,通过typeid设置对应的复选框为选中状态。然后收集所有选中的复选框的值,用逗号拼接后去掉最后一个逗号,将结果填入typename输入框。 接下来,我需要确认各个部分的细节是否正确。例如,检查jQuery选择器是否正确,AJAX调用的参数是否合理,以及数据处理是否有潜在错误。比如,$.each遍历msg.ds是否正确,假设msg.ds是一个数组。另外,拼接结果时使用substring去除末尾逗号是否可靠,是否有更稳妥的方法。 还要注意可能的安全问题,比如硬编码的Authorization头,这可能存在安全风险,但用户可能已经处理了。此外,用户权限验证是否在服务端进行,这里只是前端控制,需提醒用户不能仅依赖前端验证。 最后,将这些分析整理成结构清晰的解释,分步骤说明代码的功能和潜在注意事项,确保用户能够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及可能的改进点。</think>这是一个典型的基于jQuery的AJAX请求实现,主要用于获取并设置用户权限信息。让我们分步骤解析这个函数的功能: 1. **函数定义与用户ID获取** ```javascript var getQ = function () { var userid = $('#user_nickname').val(); // 获取用户输入框的值 ``` 2. **空值校验** ```javascript if (userid == null || userid == undefined) { // 验证用户ID有效性 return false; } ``` 3. **AJAX请求配置** ```javascript $.ajax({ type: "POST", // 使用POST方法 url: "../services/Qxgl.ashx", // 后端接口地址 headers: { // 请求头认证信息 "Authorization": "0772A4AA051DDEBB393DC164B19A32E57C4FEEAB27A77820" }, ``` 4. **请求参数传递** ```javascript data: { action: "getQ", // 执行动作类型 id: userid // 传递用户ID参数 }, ``` 5. **成功回调处理** ```javascript success: function (msg) { // 遍历返回数据集 $.each(msg.ds, function (index, item) { // 根据typeid勾选对应复选框 $('#a' + item.typeid).attr("checked", true); }) // 拼接选中值 var result = ""; $("input[name='select_checkbox']:checked").each(function () { result += $(this).val() + ','; }); // 去除末尾逗号 if (result != "") { result = result.substring(0, result.lastIndexOf(',')); } // 填充到显示框 $("#typename").val(result); } ``` **功能总结**: - 这是一个用户权限查询功能 - 通过用户输入的用户名查询关联的权限配置 - 将查询结果转换为复选框勾选状态 - 汇总选中权限显示在文本框中 **潜在注意事项**: 1. 硬编码的`Authorization`头存在安全风险,建议动态生成 2. 缺少错误处理逻辑(error回调) 3. 使用字符串拼接处理结果可以考虑改用`Array.join()` 4. 权限控制不能仅依赖前端验证,必须配套后端验证 5. 对`msg.ds`的数据结构有强依赖,建议增加数据校验 6. 建议使用`.prop()`代替`.attr()`操作复选框状态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