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atis的循环遍历标签详解
参考链接:http://c.biancheng.net/view/4374.html
mybatis的foreach标签经常用于遍历集合,构建in条件语句或者批量操作语句。
元素主要用在构建 in 条件中,它可以在 SQL 语句中迭代一个集合.
元素的属性主要有 item、index、collection、open、separator、close。
- item 表示集合中每一个元素进行迭代时的别名。
- index 指定一个名字,用于表示在迭代过程中每次迭代到的位置。
- open 表示该语句以什么开始。
- separator 表示在每次进行迭代之间以什么符号作为分隔符。
- close 表示以什么结束。
open/separator/close的拼接过程:
( //第一步,拼接open指定的开始字符
(‘zhangsan’ //第二步,迭代集合,拼接对应的item
(‘zhangsan’, //第三步,拼接separator指定的分隔符
(‘zhangsan’,‘lisi’ //第四步,迭代集合,拼接对应的item
(‘zhangsan’,‘lisi’, //第五步,拼接separator指定的分隔符
(‘zhangsan’,‘lisi’,‘wangwu’ //第六步,迭代集合,拼接对应的item
(‘zhangsan’,‘lisi’,‘wangwu’) //第七步,拼接close指定的闭合字符(最终显示拼接结果)
在使用 元素时,最关键、最容易出错的是 collection 属性,该属性是必选的,但在不同情况下该属性的值是不一样的,主要有以下 三种情况:
- 如果传入的是单参数且参数类型是一个 List,collection 属性值为 list。
- 如果传入的是单参数且参数类型是一个 array 数组,collection 的属性值为 array。
- 如果传入的参数是多个,需要把它们封装成一个 Map,当然单参数也可以封装成 Map。Map 的 key 是参数名,collection
属性值是传入的 List 或 array 对象在自己封装的 Map 中的 key。
在 myBatisDemo03 应用中测试 元素,具体过程如下:
实现案列:
①入参为list,collection为list
底层mapper:
知识扩展(重要):
#{}与${}的区别:
MyBatis中使用parameterType向SQL语句传参,parameterType后的类型可以是基本类型int,String,HashMap和java自定义类型
在SQL中引用这些参数的时候,可以使用两种方式#{parameterName}或者${parameterName}
#{}
#将传入的数据都当成一个字符串,会对自动传入的数据加一个双引号。
例如:order by #{parameterName} //或取Map中的value#{Key}也是一样操作。
假设传入参数是“Smith”
会解析成:order by “Smith”
{}
将传入的数据直接显示生成在sql中。
例如:order by #{parameterName} //或取Map中的value#{Key}也是一样操作。
假设传入参数是“Smith”
会解析成:order by Smith
概念
- #方式能够很大程度防止sql注入,$方式无法防止Sql注入。
- $方式一般用于传入数据库对象,例如传入表名。
- 从安全性上考虑,能使用#尽量使用#来传参,因为这样可以有效防止SQL注入的问题。
重点 : MyBatis排序时使用order by 动态参数时需要注意,用$而不是#!
例如 : ORDER BY ${columnName} //这里MyBatis不会修改或转义字符串,可实现动态传入排序。
建议 : 接受从用户输出的内容并提供给语句中不变的字符串,这样做是不安全的。
这会导致潜在的SQL注入攻击,因此你不应该允许用户输入这些字段,或者通常自行转义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