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解题方案
方法1:词向量+机器学习
步骤1:训练词向量
使用gensim 库的 Word2Vec 模型对氨基酸序列进行词向量训练。
将每个蛋白质序列转换为由空格分隔的字符串( ’ '.join(x[“sequence”]) ),形成句子列表。
vector_size=100 :词向量的维度为 100。
min_count=1 :至少出现一次的单词才会被考虑。
训练完成后,model_w2v 包含了每个氨基酸的词向量表示。
datas = pickle.load(open(“WSAA_data_public.pkl”, “rb”))
model_w2v = gensim.models.Word2Vec(sentences=[’ '.join(x[“sequence”]) for x in datas], vector_size=100, min_count=1)
步骤2:编码词向量
对于序列中的每个氨基酸,提取其上下文窗口内的词向量,并计算平均值作为特征。
sequence[max(0, idx-2): min(len(sequence), idx+2)]:获取当前氨基酸及其前后两个氨基酸的窗口。
model_w2v.wv[…]:获取窗口内氨基酸的词向量。
.mean(0) :对窗口内的词向量取平均值,得到一个固定维度的特征向量。
将特征向量添加到data_x,将对应的标签添加到data_y。
data_x = []
data_y = []
for data in datas:
sequence = list(data[“sequence”])
for idx, (_, y) in enumerate(zip(sequence, data[‘label’])):
data_x.append(
model_w2v.wv[sequence[max(0, idx-2): min(len(sequence), idx+2)]].mean(0)
)
data_y.append(y)
步骤3:训练贝叶斯模型
使用GaussianNB (高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训练。
model.fit(data_x, data_y) :将特征和标签传入模型进行训练。
model = GaussianNB()
model.fit(data_x, data_y)
dump((model, model_w2v), “model.p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