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从规划
首先规划两个 MySQL 实例:
- 主机:192.168.66.131:33061
- 从机:192.168.66.131:33062
当然大家可以准备多个从机,从机的配置步骤是一样的。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主从的配置。
配置主机
主机上的配置,主要是两个地方:
- 第一个是配置一个从机登录用户
- 第二个配置开启 binlog。
如果是 Docker 中创建的 MySQL 实例,默认只有一个用户,就是 root,这里我们需要进入到 MySQL 命令行,再给它分配一个用户。在宿主机中通过如下命令连接上主机:
$ mysql -u root -h 192.168.66.131 -P 33061 -p
输入密码后,进入到主机的命令行。然后给从机分配用户(因为我的宿主机上也安装了 MySQL,所以可以直接执行 mysql 命令,如果宿主机没有安装 MySQL,建议通过 docker exec
进入到 MySQL 容器中,然后执行如下命令):
$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rep1'@'%' identified by '123';
这个表示从机一会使用 rep1/123
来登录主机,%
表示这个账户可以从任意地址登录,也可以给一个固定的 IP
,表示这个账户只能从某一个 IP 登录。
接下来开启 binlog。binlog 的开启,需要修改 MySQL 的配置,找到 MySQL 配置文件的位置:
/etc/mysql/mysql.conf.d/mysqld.cnf
这就是 MySQL 的配置文件。我们要在这里进行修改操作。因为 MySQL 容器中,默认没有 VI 编辑器,安装费事,所以我们可以在宿主机中将配置文件写好,然后拷贝到 MySQL 容器中,覆盖原有配置。我们主要在该配置文件中添加如下内容:
log-bin=/var/lib/mysql/binlog
server-id=1
binlog-do-db = cmdb
- 第一行表示配置 binlog 的位置,理论上 binlog 可以放在任意位置,但是该位置,MySQL 一定要有操作权限。
- server-id 表示集群中,每个实例的唯一标识符。
- bindlog-do-db 表示要同步的数据库有哪些。当从机连上主机后,并不是主机中的每一个库都要同步,这里表示配置哪些库需要同步。
重启 MySQL 服务,查看配置是否成功:
File 和 Position 需要记着,这两个标记了二进制日志的起点位置,在从机的配置中将使用到这两个参数。至此,主机的配置就算完成了。
配置从机
从机的配置比较简单,不用开启 binlog,也不用配置要同步的库,只需要在配置文件中,添加一个 server-id 即可。这是从机的 mysqld.cnf 配置:
配置完成后,重启 MySQL,然后进入到 mysql2 的命令行,执行如下命令,开启数据同步:
$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66.131',master_port=33061,master_user='rep1',master_password='123',master_log_file='binlog.000001',master_log_pos=154;
配置完成后,开启从机进程。在从机命令行执行如下命令:
$ start slave;
接下来,执行 show slave status\G;查看从机状态:
这里重点查看 Slave_IO_Running 和 Slave_SQL_Running ,这两个的值必须为 Yes。如果有一个的值不为 Yes,表示配置失败,一般情况下,配置失败,下面会有失败提示。至此,我们的 MySQL 主从就算是配置成功了。
配置成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 Navicat 或者 SQLyog 等工具连接上我们的两个 MySQL 实例,然后在主机中创建一个名为 db1 的库,你会发现从机中也会自动同步这个库。
更多干货请移步:https://antoniop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