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地址
一、环境安装配置
1.安装node环境(下载地址:https://nodejs.org/en/)
在cmd里执行
node -v
npm -v
检查是否安装成功(出现版本号就是成功了)
为了提高下载效率,可以使用淘宝镜像
# 淘宝镜像
npm install -g cnpm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 检查是否安装成功
cnpm -v
2.安装webpack打包工具
npm install webpack webpack-cli -g
这是Webpack的中文文档,可以详细看看webpack中文文档
3.安装vue-cli脚手架
# 全局安装最新版本
npm install -g @vue/cli
# 检查版本
vue -V
我在安装这里的时候出现了【‘vue’ 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也不是可运行的程序 或批处理文件。】这个问题,现已解决,解决方案见博文:https://blog.youkuaiyun.com/MistyWood/article/details/105191990
二、创建运行vue项目
1.创建
首先进入你要创建项目所在的目录(我这里是D:\ideawork\)
#创建项目
vue init webpack vue-demo
Vue build ==> 打包方式,回车即可;
Install vue-router ==> 是否要安装 vue-router,项目中肯定要使用到 所以Y 回车;
Use ESLint to lint your code ==> 是否需要 js 语法检测 目前我们不需要 所以 n 回车;
Set up unit tests ==> 是否安装 单元测试工具 目前我们不需要 所以 n 回车;
Setup e2e tests with Nightwatch ==> 是否需要 端到端测试工具 目前我们不需要 所以 n 回车;
2.安装依赖
进入项目目录
cd vue-demo
执行
npm install
执行完之后目录里会多一个node_modules文件夹
3.启动项目
执行
npm run dev
成功后会显示
访问显示的地址,显示这个页面就是创建成功了
到这里vue项目就创建成功了
想让npm run dev之后项目自动打开浏览器的话,可以配置\vue-demo\config目录下的index.js,把红框里面的属性改成true,这样就能自动打开浏览器了
三、vue项目目录讲解
1、build:构建脚本目录
1)build.js ==> 生产环境构建脚本;
2)check-versions.js ==> 检查npm,node.js版本;
3)utils.js ==> 构建相关工具方法;
4)vue-loader.conf.js ==> 配置了css加载器以及编译css之后自动添加前缀;
5)webpack.base.conf.js ==> webpack基本配置;
6)webpack.dev.conf.js ==> webpack开发环境配置;
7)webpack.prod.conf.js ==> webpack生产环境配置;
2、config:项目配置
1)dev.env.js ==> 开发环境变量;
2)index.js ==> 项目配置文件;
3)prod.env.js ==> 生产环境变量;
3、node_modules:npm 加载的项目依赖模块
4、src:这里是我们要开发的目录,基本上要做的事情都在这个目录里。里面包含了几个目录及文件:
1)assets:资源目录,放置一些图片或者公共js、公共css。这里的资源会被webpack构建;
2)components:组件目录,我们写的组件就放在这个目录里面;
3)router:前端路由,我们需要配置的路由路径写在index.js里面;
4)App.vue:根组件;
5)main.js:入口js文件;
5、static:静态资源目录,如图片、字体等。不会被webpack构建
6、index.html:首页入口文件,可以添加一些 meta 信息等
7、package.json:npm包配置文件,定义了项目的npm脚本,依赖包等信息
8、README.md:项目的说明文档,markdown 格式
9、.xxxx文件:这些是一些配置文件,包括语法配置,git配置等
搭建完之后放到git上方便以后用https://github.com/MistyWood/vue-d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