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2 认证是无线充电联盟(WPC)推出的新一代无线充电认证标准,其融合苹果 MagSafe 磁吸技术的核心优势,针对性解决了传统车载无线充电稳定性差、效率低等痛点。如今该认证下的车载无线充产品已形成规模,还获得车企与配件商的广泛布局,正全方位引领车载无线充电进入标准化、高效化、安全化的新时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破解车载充电痛点,体验实现质的飞跃
稳充不中断:Qi2 认证核心要求设备搭载磁吸定位系统,能让手机与车载充电器快速精准吸附对齐,再加上 Qi2.1 的主动对准功率分布技术,车载充电线圈可实时调整位置适配不同尺寸手机。这使得车辆在急刹车、过颠簸路段时,手机也不会偏移充电位置,彻底解决了传统车载无线充因线圈错位导致的充电中断问题,MPP 协议还将充电效率提升至 78% 以上,较传统 Qi 标准提高 20%。
快充且低耗:Qi2 认证早期便支持 15W 稳定快充,Qi2.2 标准更是将功率上限提升至 25W,像 iPhone 16 全系(除 16e)通过 Qi2.2 认证后,可实现 25W 磁吸快充。而车载场景中,伏达、南芯等的车载无线充电方案已实现 50W 快充,并在小米 SU7、问界 M5 等车型前装量产。同时精准的磁吸对齐大幅减少能量损耗,且支持 5 毫米感应距离,带 3 毫米厚硅胶壳充电的效率损失能控制在 5% 以内,无需频繁拆壳。
安全防护升级:通过 Qi2 认证的车载无线充必须通过 12 项安全测试,包含高精度异物检测与精准温控等关键项目。它能在 0.5 秒内识别 0.5 毫米级别的金属异物并断电,还能将充电温度精准控制在 45℃阈值以下,避免过热损坏手机或引发安全隐患。此外其电磁辐射泄漏量大幅降低,加上动态加密协议,既保障用户健康,又能防止数据安全问题。
构建完善车载生态,推动行业规模化发展
产品数量与品牌持续扩容:Qi2 认证的车载无线充已成竞争激烈的细分赛道。截至 2025 年 10 月底,已有 421 款车载无线充通过认证,涵盖 252 个品牌。其中 Scosch、MGCTECH 均以 15 款并列第一,Peak Design 巅峰设计、ESR 亿色各 11 款紧随其后,倍思等众多主流配件品牌也纷纷布局,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
车企积极布局适配:车企对 Qi2 技术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丰田已计划 2026 年将 Qi2.1 动圈技术应用于旗下车型,通用汽车、特斯拉、现代汽车等知名车企也在密切关注,未来该技术大概率会成为车载无线充电的主流配置,进一步推动车载无线充的普及。
降低产业成本,助力全球化普及
简化厂商生产与出海流程:Qi2 认证推动了车载无线充供应链的革新,贝兰德等厂商推出 “芯片 + 线圈 + 磁铁” 一体化模组,简化了下游厂商的生产流程。同时国内微测检测等实验室获 WPC 授权,让厂商认证周期缩短至 4 - 6 周,较此前减少 50%。且 Qi2 已纳入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中国的绿联、倍思等品牌的车载无线充凭借认证优势,在欧美市场销量同比增长 210%。
降低用户选择与使用成本:Qi2 认证的统一标准打破了此前品牌协议碎片化的格局,其透明化标识也降低了用户选择成本。如今 68% 的用户选购无线充时会优先考虑 Qi2 认证标识,加上苹果、三星等旗舰机型对该认证配件的适配要求,进一步提升了认证车载无线充的市场渗透率,加速其在车载场景的全面普及。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
244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