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耳机需完成蓝牙 SIG 的 BQB 认证方可合法使用蓝牙商标并上市;核心为 RF / 协议 / Profile / 互操作测试,通过后在 SIG 门户列名并获得 QDID。
流程与时间线
明确规格与测试项:蓝牙版本、功率等级、支持 Profile(A2DP/HFP/AVRCP 等)。
预测试与整改:在 SIG 授权实验室完成 RF / 协议 / Profile / 互操作。
提交与审核:在 SIG 门户提交测试报告,审核通过获 QDID 并完成 Listing。
上市合规:在产品 / 包装 / 宣传使用合规蓝牙商标。
周期:测试 2–6 周,SIG 审核约 1–2 周,合计 1–3 个月(不含整改)。
测试要点(耳机关注)
RF:功率、灵敏度、频偏、调制精度、带外杂散等,直接影响连接与抗干扰。
协议:GAP/GATT/ATT/L2CAP/SDP 等的建立与管理。
Profile:A2DP(音频)、HFP(通话)、AVRCP(控制)等功能与兼容性。
互操作:与主流手机配对 / 连接 / 切换稳定性验证。
费用构成(概览)
SIG 会员年费:按企业规模分级(初创约 $8,000 / 年,以 SIG 最新为准)。
QDID/Listing:约$8,000/型号;若用已认证模块可降至约$4,000 / 型号。
实验室测试:依复杂度约$3,000–$15,000(或对应人民币区间)。
样品与资料
样机:3 套,含 1 套引出 RF Cable 的定频样机,用于 RF 精确测量。
资料:规格说明书、BOM(含蓝牙芯片型号)、原理图与 PCB Layout、天线参数与匹配、软件版本与操作说明、预期支持 Profile 与功能描述。
快速自检清单 ✅
天线与匹配:优先校准,控制 VSWR,预留屏蔽与滤波。
功能验证:A2DP/HFP/AVRCP 在多品牌手机上稳定配对、连接、通话、音乐与控制。
商标合规:仅使用 SIG 合规标识与说明,不得擅自修改。
模块策略:优先选用已认证模块,可显著降低 QDID 与测试成本。
常见失败点 ⚠️
RF:频偏 / 杂散 / 灵敏度超标,多由晶振 / PCB 布局 / 屏蔽不良引起。
协议 / Profile:配对 / 连接 / 服务发现异常,功能不完整。
资料缺失:BOM、天线与匹配、RF 指标不完整,导致报告被退。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
195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