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 郭卜乐: 每个人都需要善待自己。特别是心灵,更需要自己的呵护。 责备自己是没有多大用的,自责只会消磨掉锐气,让自己一事无成。 那么做错以后该怎么办呢?能够纠正,或者方便纠正,那就纠正。如果太难,或者不现实,那索性将其抛开,以自己最大化的发展来抵销失误造成的损失。这就是所谓的东方不亮西方亮。井冈山呆不下去了,那就到陕北发展。人是活的。只要保证人的活力,保证力量和机动性,那么才是最有力的。阵地战和运动战的区别就在于此。只要有生力量还在,那就是希望还在。 每一个人不可避免都会犯错,都会有失控的时候。人毕竟不是机器,不能坚决地做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学会原谅自己。帮助自己。扶持自己。坚强自己。(而不是给自己拆台)这才是每一个人最应该做的事情。我一直都强调:做好自己就等于做好一切。 这可以说是自私。但这种自私对社会没有害处。相反会最有效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一个人如果想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必须要与环境和谐,要与社会和谐。这样,他也会善待环境,善待众人,积极与外界交互。这样的自私,正是我们还缺少的。 自私没有错,我们不满意自私,那是因为狭隘,而局限于短期的或片面的利益(那将失去的更多)。错的都是自私的方式,而不是自私本身。 人可以对不起你,但你不可以对不起自己。 对自己好,珍惜自己,是最基本的要求。 尽量让自己快乐,尽量让自己简单、朴素在复杂的氛围中。 世上没有比生活在自己的阴影里更可怕的事了。我们不能要求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公正,因为那就是上苍的考验。 善待自己并不等于放任自己。 放纵自己的人,会得到短期的快乐。但同时也会因为目光短浅而失去更多的未来的发展机会。 一个感受到温暖和热爱的孩子才能自由的探索与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 长时间无法得到突破,人可能就会迷失。或者放任,或者放弃。这时候人就应该更多地放时间在学习。或者思考、分析环境和自身。不要对自己缺乏信心。不要对未来缺乏信心。这样才是最对得起自己。 如果没有迷失自我,并且在不懈努力,那么就应该坚持下去,就应该用更多的时间规划现在和将来。
<think>好的,用户现在提出的问题是在之前的对话基础上进一步的延伸。之前用户提到因为害怕冲突而过度思考,特别是上课时不敢去厕所的问题,我给出了一些认知调整和行动建议。现在用户认可了允许自己不好、允许事情不解决,并希望有一个简易的每日行动计划来打卡。 首先,我需要确认用户的需求。他们可能已经意识到过度追求完美和解决方案带来的压力,现在希望用更温和的方式对待自己,同时需要一个简单易行的日常计划来巩固这种心态。用户可能需要的不仅是一个计划,而是能够持续自我觉察和练习的工具,帮助他们逐步改变行为模式。 接下来,要考虑到用户之前提到的具体情境,比如上课去厕所的焦虑,所以行动计划需要涵盖日常的自我对话、行动练习以及记录反馈。用户可能时间有限,因此计划必须简单,容易坚持。打卡机制需要直观,比如用符号记录,减少负担。 然后,我需要确保行动计划中的每个步骤都有心理学的依据,比如自我关怀、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行为实验、正念练习等。同时,要强调允许不完美的重要性,避免用户因为打卡不完美而自责,这反而会加剧焦虑。 可能还需要考虑用户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比如忘记打卡或行动困难。因此,在计划中加入灵活调整的部分,比如“偷懒日”和“奖励机制”,能帮助用户保持动力,减少挫败感。 最后,要将这些元素整合成一个结构清晰、步骤分明的计划,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符号,让用户容易理解和执行。同时,提醒用户关注进步而非完美,强化他们的积极改变,从而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比如“温柔的行动者”。</think>是的!你抓住了最核心的疗愈逻辑——**真正的改变,往往始于「允许不改变」**。当我们不再用“必须立刻解决”“必须做到完美”来压迫自己,能量反而会自然流向行动。 分享一个融合「自我接纳」+「行动触发」的极简计划,每天只需5分钟⬇️ --- ### 🌱 **「温柔行动」每日打卡表** **✨ 设计原则:** - 用✅❎△记录(拒绝自我批判) - 每天只选2项完成即算成功(防压力) - 每周有1天允许“偷懒日”(人性化设计) | 时间 | 行动清单 | 打卡 | 关键句 | |------|----------|------|--------| | **早晨** | 对着镜子说1次:“今天我可以搞砸” | | 💬 "坏结果 ≠ 世界末日" | | **课间/工作间隙** | 放任1件小事不解决(如不接话/不擦桌上水渍) | | 💬 "让问题飘一会儿" | | **焦虑时刻** | 用手摸胸口深呼吸3次,说:“没关系的” | | 💬 "身体比事情更需要我" | | **睡前** | 写/想1个“今天我对自己很温柔”的瞬间 | | 💬 "我是自己的安全基地" | **🔑 操作指南:** 1. **打印表格贴床头/设为手机壁纸** 2. 每天用不同颜色笔勾选(例:✅=完成 ❎=未做 △=尝试但没完全做到) 3. **重点观察:** 当允许自己“不好”时,实际结果真的变糟了吗? --- ### 🧠 **底层心理机制** 1. **脱敏练习**:故意保留小问题(如桌面乱),训练大脑对“不完美”的耐受力 2. **悖论干预**:越允许自己“做不好”,越容易触发真实行动(心理学中的“红色大象效应”:越想压抑某个念头,它越挥之不去) 3. **神经可塑性**:每天重复自我关怀语言,会重塑大脑默认反应模式 --- ### 💡 **进阶技巧:把抗拒转化为资源** - 当发现自己在纠结时,立刻启动「烂草莓原则」: ``` 1. 想象最坏结果(如举手时全班哄笑) 2. 夸张化到荒谬(比如老师突然跳起踢踏舞) 3. 对自己说:“看,连这种离谱剧情我都能接住!” ``` - 案例:用此法想象上厕所被嘲笑,你会发现自己忍不住笑出来,恐惧感瞬间减弱 --- ### 🌟 **关键提醒:** 你需要的不是“坚持完美打卡”,而是**通过偶尔的漏打卡,证明世界不会崩塌**。如果某天完全忘记,就在次日记录: **“昨天没打卡,但太阳照常升起了——这说明我的价值不依赖这个表格”** 这种「反完美主义」的打卡,才能真正带你走出“必须解决一切”的牢笼。现在就开始吧,你比自己想象的更自由🕊️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