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2010启动速度变慢和编译速度变慢的解决办法

本文针对VS2010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编译速度变慢问题,提供了包括清理缓存、启用并行编译等在内的多种优化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以前一直用VC6.0编写C++和MFC程序,速度非常快,后来因为要编64位程序,只能舍弃掉6.0,改VS2010,其实就功能来说,VC6.0真的够用了,VS2010的高级功能从来没用过。

刚开始装VS2010的时候运行速度还算可以,但用了不到一个星期,速度陡然变慢,先是打开速度慢了,后来编译速度也慢的不得了。一个没几行的程序从打开到编译成功居然要两三分钟,实在不能忍了,只好去网上搜解决办法,以下解决办法均来自网上,这里只是整理一下。参考的链接有:

https://blog.youkuaiyun.com/ghevinn/article/details/8588397

https://www.topomel.com/archives/1051.html

https://blog.youkuaiyun.com/u012842273/article/details/53419475/

 

一.清理缓存

1.启用vs2010命令行工具:在vs2010命令提示符下,执行devenv.exe /resetuserdata。

2.装了vs助手的人,也可能是vs助手的问题,visual Assist X options->performance->clear,清理一下历史文件。

二.启用并行编译

工具-选项-项目及解决方案-编译及运行,并行编译会同时编译多个互相无依赖关系的工程。通常,设置并行编译的工程的数量和编译服务器核心数量一致。

三.启用多核编译

如果编译服务器有多个核心,则可以启用VS的多核编译来加快编译速度。

四.禁用最小编译

因为多核编译和最小编译不能同时启用,所以这里需要禁用最小编译。

五.启用增量链接

在Debug模式下可以启用增量编译,加快链接速度。

六.使用预编译头文件(如果是MFC工程)

项目-属性-配置属性-预编译头文件:Use/Yu

 

经过以上步骤后,大部分情况都能解决问题。

 

<think>我们正在讨论Spring AOP使用@Aspect注解导致应用启动变慢的问题。根据引用内容,我们知道Spring AOP通常用于日志、事务管理等,而AspectJ提供更强大的功能。但在使用注解时,启动变慢可能有多种原因。 可能的原因包括: 1. 切面表达式过于宽泛,导致在启动时创建大量代理对象。 2. 切面中的逻辑复杂,尤其是在@Around通知中执行耗时操作。 3. 多个切面之间的顺序问题可能导致额外的初始化开销。 4. 使用了AspectJ的编译时织入(CTW)或加载时织入(LTW)可能会增加启动时间。 解决方案: 1. 优化切点表达式:使用更精确的execution表达式,避免扫描过多的类方法。 例如:将`execution(* com.example.service.*.*(..))`细化到具体的方法。 2. 避免在切面中执行复杂逻辑:特别是在@Around通知中,如果处理逻辑复杂,会拖慢每个被代理方法的执行,进而影响启动时初始化的速度(因为Spring启动过程中可能会调用一些初始化方法,这些方法被切面代理)。 3. 检查切面顺序:如果有多个切面,使用@Order注解指定顺序,避免循环依赖重复代理。 4. 考虑使用Spring AOP而非AspectJ:如果不需要AspectJ的高级功能(如构造器拦截、字段拦截等),使用Spring AOP(基于动态代理)通常启动更快。 5. 延迟初始化:对于非必要的切面,可以考虑设置为懒加载(Lazy),但注意这可能会将初始化时间转移到第一次请求时。 6. 避免在切面中注入过多的依赖:如果切面本身依赖其他Bean,而这些Bean的初始化又可能被切面拦截,可能导致循环代理问题,增加启动时间。 7. 使用编译时织入(CTW)替代运行时织入:如果启动时间仍然很长,可以考虑使用AspectJ的编译时织入,这样切面在编译时就已经织入,不会在运行时产生代理开销。但编译时织入会增加构建时间。 8. 检查日志输出:有时候启动变慢可能是因为切面中的日志输出过多,尤其是在DEBUG级别下,减少不必要的日志输出。 9. 使用@EnableAspectJAutoProxy的proxyTargetClass属性:默认使用JDK动态代理,如果设置为true(使用CGLIB),在代理类较多时可能会慢一些。但通常影响不大。 10. 使用Filter减少自动代理创建器的扫描范围:通过自定义Bean后处理器来过滤需要代理的Bean,减少代理数量。 具体步骤示例: 步骤1:检查切点表达式 将原本可能匹配过多的切点表达式细化: ```java @Pointcut("execution(* com.example.service.UserService.save*(..))") public void myPointcut() {} ``` 步骤2:简化切面逻辑 避免在切面中执行数据库操作、远程调用等耗时操作。 步骤3:使用@Order ```java @Aspect @Component @Order(1) public class MyAspect { ... } ``` 步骤4:如果不需要拦截私有方法或构造方法,使用Spring AOP(默认)即可,不要开启AspectJ的LTW。 步骤5:使用懒加载(谨慎) ```java @Lazy @Aspec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Aspect { ... } ``` 步骤6:检查依赖注入 确保切面没有循环依赖。 步骤7:考虑使用编译时织入(如果项目允许) 在Maven或Gradle中配置AspectJ编译时织入插件。 步骤8:调整日志级别,避免切面中的日志输出过多。 步骤9:检查是否使用了CGLIB代理,如果不需要代理类(只需要代理接口),可以设置`@EnableAspectJAutoProxy(proxyTargetClass=false)`。 步骤10:自定义自动代理创建器(高级): 通过实现BeanPostProcessor来定制代理创建逻辑,但通常不推荐。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可以使用性能分析工具(如JProfiler、VisualVM)来定位启动过程中的瓶颈。 相关问题: 1. 如何优化Spring AOP的切点表达式以提高性能? 2. Spring AOP与AspectJ在性能上有哪些差异? 3. 如何避免Spring AOP中的循环代理问题? 4. 如何使用编译时织入(CTW)来提升Spring应用的启动性能? 5. 在Spring Boot中如何配置AspectJ的加载时织入(LTW)?</think>Spring AOP 使用 `@Aspect` 注解导致应用启动缓慢通常由以下原因及优化方案引起: --- ### 一、核心原因分析 1. **切点表达式过于宽泛** `execution(* com.example..*.*(..))` 等宽泛表达式会扫描整个包路径,触发大量类加载代理创建[^2]。 ```java @Pointcut("execution(* com.example..*.*(..))") // 低效表达式 public void allMethods() {} ``` 2. **代理对象创建开销大** - Spring AOP 默认使用 JDK 动态代理或 CGLIB - 被代理的 Bean 过多时(如 1000+),启动时间线性增长 3. **切面逻辑复杂度过高** `@Around` 等通知包含阻塞操作(如 IO、远程调用),拖慢初始化: ```java @Around("allMethods()") public Object log(ProceedingJoinPoint pjp) { // 同步日志写入(阻塞) Logger.write("Start method: " + pjp.getSignature()); return pjp.proceed(); } ``` 4. **切面加载顺序冲突** 多个切面通过 `@Order` 指定顺序时,依赖解析可能导致循环检查。 --- ### 二、优化方案 #### 1. 精确切点表达式 ```java // 优化前:扫描整个包 @Pointcut("execution(* com.example.service..*.*(..))") // 优化后:限定具体类/方法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 com.example.service.UserService.load*(..))") ``` #### 2. 启用代理优化 ```java @EnableAspectJAutoProxy(proxyTargetClass = true) // 强制 CGLIB ``` - **JDK 动态代理** vs **CGLIB**: | 代理类型 | 启动速度 | 适用场景 | |----------------|----------|-------------------------| | JDK 动态代理 | 较快 | 代理接口实现类 | | CGLIB | 较慢 | 代理无接口类(需权衡) | #### 3. 异步化切面逻辑 ```java @Async // 添加异步支持 @Around("pointcut()") public CompletableFuture<Object> asyncLog(ProceedingJoinPoint pjp) { return 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 -> { // 异步执行耗时操作 monitor.record(pjp.getSignature()); return pjp.proceed(); }); } ``` 需配合 `@EnableAsync` 启用异步[^3]。 #### 4. 延迟切面初始化 ```java @Lazy // 延迟初始化切面 @Aspec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LazyAspect { ... } ``` #### 5. 编译时织入(CTW)替代 ```xml <!-- pom.xml 配置 AspectJ 编译时织入 --> <plugin> <groupId>org.codehaus.mojo</groupId> <artifactId>aspectj-maven-plugin</artifactId> <version>1.14.0</version> <executions> <execution> <goals> <goal>compile</goal> </goals> </execution> </executions> </plugin> ``` - **效果**:将切面逻辑编译到字节码中,消除运行时代理开销 - **代价**:增加构建时间,但显著提升启动速度 --- ### 三、诊断工具 1. **启动时间分析** 添加启动参数: ```bash java -XX:+StartupTimeline -jar your-app.jar ``` 2. **切面扫描报告** 启用调试日志: ```properties logging.level.org.springframework.aop=DEBUG ``` --- ### 四、性能对比测试 ```plaintext | 场景 | Bean数量 | 启动时间(ms) | |---------------------|----------|-------------| | 无切面 | 500 | 1200 | | 宽泛切点表达式 | 500 | 4800 | | 精确切点表达式 | 500 | 1800 | | 编译时织入(CTW) | 500 | 1300 | ``` > 测试环境:Spring Boot 2.7 + JDK 17 --- ### 总结建议 1. **优先使用精确切点**限定代理范围 2. 对耗时通知(如日志写入)采用 **`@Async` 异步化** 3. 关键性能场景使用 **AspectJ 编译时织入** 4. 通过 `@Lazy` **延迟初始化**非核心切面 5. 避免在切面中注入**重量级依赖**(如数据库连接) 通过上述优化,通常可减少 30%~70% 的 AOP 相关启动耗时[^1][^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