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StudyNote(43)-图解Linux系统分区

本文详细介绍Linux系统的磁盘分区过程,包括磁盘分区、格式化、设备文件名的设定及挂载等步骤。并介绍了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区别,以及格式化过程中文件系统的作用。同时讲解了如何为不同分区选择合适的挂载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inux系统分区要经过磁盘分区、格式化、起设备文件名、挂载这几个步骤

1、磁盘分区

磁盘分区可以理解为将一块大硬盘分为几块小的硬盘,即将一块硬盘分成不同的分区

2、分区类型

2.1主分区
最多只能有4个
2.2扩展分区
1、最多只能有一个
2、主分区加拓展分区最多只能有4个
3、扩展分区不能写入数据,也不能格式化,只能包含逻辑分区
2.1逻辑分区
可以正确的写入数据和格式化

如下图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3、格式化:写入文件系统

这里写图片描述

格式化可以抽象地理解为每个小柜子添加隔断,实际上,格式化是把这个分区的硬盘空间等分为一个个大小为4KB的Block,存入一个文件的时候这个文件的内容就会被随机地分配在不同的Block中,一旦Block中被写入了数据,就算还有剩余空间,也不能被写入其他文件的数据。

INode又称为i节点,i节点是用于找到你的文件被放在哪几个block中,所以实际上在格式化的过程中,也会创建一张i节点列表用于搜索文件的Block,并把这些block拼凑起来还原这个文件

4、设备文件名:需要给每个硬盘,每个分区加上设备文件,就相当于起名字

1、在Linux当中所有的硬件设备都是文件

2、/是linux中的最高一级目录也就是根目录,可以想象为我的电脑,包含了所有的硬件和设备信息

3、/dev这个根目录的一级子目录下的所有的文件都是硬件文件

4、硬件和分区文件名是linux系统自动分配的,我们只要能够看懂他们是什么意思就行了

5、常用的硬件设备文件名

这里写图片描述

例子如下图:

以下是一块SATA接口的硬盘/dev/sda,有3个主分区sda1、sda2、sda3,1个扩展分区sda4,
2个逻辑分区sda5,sda6

sda1,sda2等就是设备文件名,Linux系统会自动分配设备文件名

这里写图片描述

5、挂载

设备文件名可以理解为硬件级别的名字,挂载就相当于在这些设备上建相应的文件目录,这些目录又称为挂载点,挂载点必须为空目录

必须分区有:
1、/(根分区)
2、swap分区:可以理解为虚拟内存,理论上大小是内存的两倍,但不能超过2GB
推荐分区
3、/boot(启动分区,大小200MB足矣)
这里写图片描述

从linux文件系统上来看,boot和home等目录是根目录的子目录,但从硬盘空间上来看,每一个目录都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硬盘空间

分区的挂载是Linux系统自动挂载的,但是其他一些外接设备就需要手动挂载了,还有再提醒一点,挂载必须为空目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