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文总结于电子科大杨宁TCPIP协议原理。视频地址:http://v.ku6.com/playlist/index_1735229.html 。反正我没看完,以下是我的总结。
第一章
1.1协议和标准
协议:一组控制数据通信的规划。
三要素:语法syntax、语义semantics、同步Timing (what、how、when)
标准(standard):一致同意的规划。
种类:事实上的标准 de-facto—实际或习惯;
合法标准 de-jury—法律或规章。
1.2标准化组织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et标准:RFC(Request For Comments)
第二章 OSI模型和TCP/IP协议族
2.1ISO标准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开放系统互连
Reference Model 参考模型
目的:使两个不同的系统能够互相通信,而不需要改变底层的硬件或软件逻辑。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传输层 (5)会话层 (6)表示层 (7)应用层
ISO是一个组织,OSI是一个模型,不是协议,是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模型。
peer-to-peer Protocol对等层协议
TCP/IP协议族
(1)数据链路层 (2)网络层 (3)传输层 (4)应用层
Interner结构
多个路由器(Router)互连物理网络;
计算机(Host)与其中的物理网络相连。
TC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
FTP(文件传输)HTTP(超文本传输) SMTP(电子邮件传输) DNS()
UD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
TFTP(简单文件传输)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DNS()
编址
物理地址(链路地址):标识通信节点,节点所属LAN或WAN指定,LAN或WAN唯一;
IP地址(网络地址):标识通信节点的网络连接,Internet指定,Internet内唯一;
端口地址:标识通信的进程,操作系统指定,一台计算机内唯一
第三章 底层网络技术
Internet不是一种新的网络,它建立在底层网络上的网际网;
物理网为上层提供通信支持,成为互联网的“信道”或接口;
1、传输介质
有线介质—导线管(导向媒体)同轴电缆、光纤
无线介质—电磁波(非导向媒体)8个频段
2、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允许一些独立设备在受限地理范围内彼此能够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