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产品经理进化路线
向下一级兼容:需求分析师 --(研发技术)-> 软件设计师 --(产品规划)-> 产品负责人 --(领域认知)-> 业务领域专家 --(公司经营)-> 总经理 --(社会运作)-> 企业家
一、定位和目标
你如果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人,但不甘心平凡,但是你真心希望通过学习和训练提升自我,做到学而有术:
-
希望能够打造出优秀的产品;
-
望能够独当一面成为一个团队的技术管理人;
-
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通过创新创造价值;
-
希望能够改变世界,在世界和历史上留下痕迹。
发自本能的强烈动机,才是成功的种子,才能排除万难,引导出一个积极的结果,否则必然被淘汰:
-
生物的本能就是为了存在和延续,不喜欢交配的基因被淘汰了,剩下的基因都会控制个体交配,基因没有思想,却能控制生物的行为,达到延续的目的。
-
“资本家”的本能就是剥削,不愿意或没能力通过剥削追求资本增值的资本家,会不断的失去资本家的身份,资本没有思想,却能控制资本家的行为,达到剥削的目的。
二、技术人思维短板
1、追求细节和原理,导致目标对焦缺失,执行效率底下,必须学会以终为始,明确目标 + 制定方法 + 排除困难,先做了,可以在执行的过程中了解原理,然后优化决策;
2、如果你是产品和技术出身,先明确事实,你一定会出现销售短板,或多或少会有精神洁癖,对于商业这个层面,你的理解会偏弱,必须要找一个会卖产品的人。不要觉得销售很“恶”,首先愿意做销售的人都是一群有很强的成功欲望,或者说家庭出身背景并没有那么好的孩子,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所以你要去了解,他底层对于趋利这个部分背后的东西。
三、认识管理
一、建立信任
## 言语表达必须有侧重点:
1、汇报:积极的结果和自己关联,消极的结果找外部原因
2、挑战:积极的结果找外部原因,消极的结果和对方关联
3、自省:积极的结果找外部原因,消极的结果和自己关联
4、吹捧:积极的结果和对方关联,消极的结果找外部原因
## 善于总结,工作的结果本身不是非对即错,工作的过程也伴随各种角度的评判:
1、工作结果-客户层面:帮客户解决的问题、客户的评价、为客户创造的价值
2、工作结果-公司层面:为公司带来的利润、特殊意义(第一个、率先)
3、工作结果-团队层面:发现的管理问题、发现的优秀人才、技术沉淀
4、工作结果-个人能力层面:技术提升、能力提升
5、工作过程-自我驱动力的体现:
6、工作过程-Owner意识的体现:
7、工作过程-领导力的体现:
二、建立团队
## 如何安排工作
1、X理论:员工只做你检查的事儿而不是你命令的事儿
2、Y理论:员工自主愿意越高,工作的效率就会更高、创新力就会更强
3、指令的方式:安排清楚具体做的事,决策领导来做
4、支持的方式:明确目标+指定方法+排除困难,决策让员工自己做
## 四种情况,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意愿,以及实际工作内容灵活使用
1、指令(高指令,低支持)
2、教练(高支持,高指令)
3、支持(高支持,低指令)
4、授权(低指令、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