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poj#1163 The Triangle

本文介绍了一个经典的动态规划问题:给定一个数字三角形,找出从顶点到底边的最大路径和。通过逆向思维,从底部向上逐层更新路径最大值,最终在顶部得到整个问题的解。该方法巧妙地避免了重复计算,显著提高了算法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摘要
-使用动态规划的思想,避免不必要重复计算。
原题目摘要
- POJ - 1163
The Triangle

-
 
 
    7
    3   8
    8   1   0
    2   7   4   4
    4   5   2   6   5
 
    (Figure 1)
 
    Figure 1 shows a number triangle. Write a program that calculates the highest sum of numbers passed on a route that starts at the top and ends somewhere on the base. Each step can go either diagonally down to the left or diagonally down to the right.
Input
    Your program is to read from standard input. The first line contains one integer N: the number of rows in the triangle. The following N lines describe the data of the triangle. The number of rows in the triangle is > 1 but <= 100. The numbers in the triangle, all integers, are between 0 and 99.
Output
    Your program is to write to standard output. The highest sum is written as an integer.
Sample Input
 
    5
    7
    3 8
    8 1 0
    2 7 4 4
    4 5 2 6 5
 
Sample Output
 
    30


题目理解
-题目描述的从根出发 但这样出发并不能找到问题的子结构。以最后一行出发的话就可以发现子结构。可用递归可用递推。
注意
-动态规划的进行的方向 不应该是状态增加的方向,进行的方向要能达到边界。
题目中的数据只用一次的可以在计算后重新保存其他的值,达到内存的合理利用。
日期
-2017 0808
附加
-
代码
1
#include <cstdio>
2
#include <algorithm>
3
#include <iostream>
4
#include <memory>
5
using namespace std;
6
#define MAX 101
7
int D[MAX][MAX];
8
9
10
11
int main(){
12
13
    int r;
14
    scanf("%d",&r);r+=1;
15
    for(int i=0;i<r;i++){
16
        for(int j=0;j<i;j++){
17
            scanf("%d",&D[i][j]);
18
        }
19
    }
20
    
21
    
22
    for(int i=r-2;i>0;i--){
23
        for(int j=0;j<i;j++){
24
            D[i][j]=max(D[i+1][j],D[i+1][j+1])+D[i][j];
25
        }
26
    }
27
    printf("%d",D[1][0]);
28
    return 0;
29
}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CDC)的半主悬架系统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CDC减振器的力学模型,验证了其阻尼特性,并通过实验确认了模型的准确性。接着,搭建了1/4车辆悬架模型,分析了不同阻尼系数对悬架性能的影响。随后,引入了PID、自适应模糊PID和模糊-PID并联三种控制策略,通过仿真比较它们的性能提升效果。研究表明,模糊-PID并联控制能最优地提升悬架综合性能,在平顺性和稳定性间取得最佳平衡。此外,还深入分析了CDC减振器的特性,优化了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系统级验证。 适用人群:从事汽车工程、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车辆悬架系统和控制策略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研究和开发基于CDC减振器的半主悬架系统的工程师;②帮助理解不同控制策略(如PID、模糊PID、模糊-PID并联)在悬架系统中的应用及其性能差异;③为优化车辆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数学模型和仿真代码,还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于希望深入了解CDC减振器工作原理及其控制策略的读者来说,本文是一份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同时,文中还介绍了多种控制策略的具体实现方法及其优缺点,为后续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