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绪论

本文深入解析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概念,涵盖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DBS)的定义与特性,数据模型的种类与用途,以及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与组成。通过详细阐述,帮助读者理解数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发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数据库
⑴数据库定义:
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基本特征:
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
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冗余度较小;
数据独立性较高;
易扩展;

⑵数据库管理系统定义: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用途:
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功能;

⑶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开发工具);
应用程序;
数据库管理员;

⑷数据管理定义:
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之前);
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
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现在);

⑸数据库系统特点:
数据结构化;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
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

二、数据模型
⑴数据模型分为两类(两个不同的层次)
(1) 概念模型:
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数据库设计。 
(2)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对象关系数据模型、半结构化数据模型等。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实现。
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

⑵概念模型的用途:
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
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是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
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⑶对概念模型的基本要求:
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
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

⑷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⑸常用的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
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
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Object Oriented Data Model)
对象关系数据模型(Object Relational Data Model)
半结构化数据模型(Semistruture Data Model)

①、层次模型:
|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为层次模型

1. 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

2. 根以外的其它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

|层次模型中的几个术语:根结点,双亲结点,兄弟结点,叶结点

3. 层次模型的数据操纵:查询,插入,删除,更新

4. 层次模型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无相应的双亲结点值就不能插入子女结点值;
如果删除双亲结点值,则相应的子女结点值也被同时删除;
更新操作时,应更新所有相应记录,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②、网状模型:
|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

1. 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

2. 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用网状模型间接表示多对多联系

方法: 将多对多联系直接分解成一对多联系。
③、关系模型: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

|关系(Relation):l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元组(Tuple):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属性(Attribute):l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

|主码(Key):也称码键。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Domain):l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属性的取值范围来自某个域。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三、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模式:
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是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的中间层

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模式与外模式的关系:一对多;
外模式与应用的关系:一对多 ;

内模式:
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

二级映象: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四、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管理员(DBA)具体职责

1. 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

2. 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

3. 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4.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

周期性转储数据库:数据文件;日志文件;

系统故障恢复;

介质故障恢复;

监视审计文件;

5. 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

性能监控和调优;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重组织,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需求增加和改变时,数据库须需要重构造;

|系统分析员:

负责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范说明;

与用户及数据库管理员结合,确定系统的硬软件配置;

参与数据库系统的概要设计;

|数据库设计人员:

参加用户需求调查和系统分析;

确定数据库中的数据;

设计数据库各级模式;

|应用程序员:

设计和编写应用系统的程序模块;

进行调试和安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