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之父-高司令(我们都亲切的称他为高司令)
作为Java语言创始人之一的James Gosling(詹姆斯·高斯林),对于学习Java的开发者而言,有必要对他有一定的了解。
1955年5月19日,James Gosling出生在加拿大的一个村庄里。谁能想到后来的他成为了一个改变计算机语言的天才。
高司令12岁的时候,他用报废的电话机和电视机中的部件做了一台电子游戏机。附近农民的联合收割机出了问题也常常找他修理。14岁的时候,中学组织到附近大学参观,他记住了大学计算中心的门锁密码,从此开始偷偷地溜进计算中心,学习计算机编程。被校长发现后,不但没有罚他,还让他担任计算机中心的管理员,一年后,大学的天文系招他当了一名临时编程员,编写计算机程序来分析卫星天文数据。
1977年获得了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1983年获得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题目是:"The Algebraic Manipulation of Constraints"。
并一直服务于Sun公司,直至Sun被收购。80年代初,James Gosling获得博士学位后到IBM工作,设计IBM第一代工作站。当时,IBM的领导层并不看重工作站项目。失望之余,James Gosling跳槽到了Sun公司。他花了五年功夫领导开发的和OS2很类似的Sun NeWs窗口系统,尽管得到技术界的好评,却未能变成流行的产品。当时他还第一个用C实现了EMACS的所见即所得文本编辑器COSMACS。
1990年,在Sun公司,与Patrick Naughton和Mike Sheridan等人合作“绿色计划”,并发展一套语言叫做“Oak”,后改名为Java。
2010年,随着Sun被Oracle并购而加入Oracle,担任客户端软件集团的首席技术官。
2010年4月从Oracle离职。
2011年3月29日加盟google, James Gosling因不满甲骨文收购太阳微系统公司而加盟google。
2011年8月30日,仅仅加入Google数月之后的高司令就在个人博客上宣布离开Google,加盟一家从事海洋机器人研究的创业公司Liquid Robotics,担任首席软件架构师。
在2011年5月建立的Scala公司Typesafe Inc., 高司令被聘请为公司顾问。
Java名字风波
1983年到IBM工作,设计IBM第一代工作站NeWS系统,但不被看好; 1984 年加入Sun公司,初开发Java语言的bai雏形,最du初被命名为Oak,目标设置在家用电器等小型系统的编程语言,应用在电视机、电话、闹钟、烤面包机等家用电器的控制和通信。随着199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Sun公司看见Oak在互联网上应用的前景,于是改造了Oak,到了产品发布之前的关键时刻,谁知高司令自己选择而且大家一直没有异议的Oak一名却被律师否决了——已经有另外一种语言命名为Oak。所以,重新取名成了头等大事。如果通过正式程序来注册产品的名称将即费时又费钱。简姆斯 古斯林决定通过市场部门,请来了一个命名顾问,召开命名征集会。当时,因为没有一个合适的名字,他们不得不延后这个语言的面世。在命名征集会上,大家提出了很多名字。最后按大家的评选次序,将十几个名字排列成表,上报给商标律师。排在第一位的是Silk(丝绸)。尽管大家都喜欢这个名字,但遭到简高司令的坚决反对而作罢。排在第二和第三的都没有通过律师这一关。高司令最喜欢的就是排在第三位的Lyric(抒情诗)。只有排在第四位的名字、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和律师的通过。这个名字就是Java。于1995年5月以Java的名称正式发布。Java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的网络编程语言。
是谁在命名征集会上提议Java的呢? 简姆斯 古斯林回忆道,“市场部组织了命名会,命名顾问主持了会议,我们喊叫着列出了一大堆名字。我记得第一个提议名字Java的是马克 奥颇门(Mark Opperman)。”
马克 奥颇门是在一家咖啡店与同事品尝咖啡时得到灵感的。Java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英文名称,因盛产咖啡而闻名。国外的许多咖啡店用Java来命名或宣传,以彰显其咖啡的品质。Java语言中的许多库类名称,多与咖啡有关,如JavaBeans(咖啡豆)、NetBeans(网络豆)以及ObjectBeans (对象豆)等等。
从此一个即好听又好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编程语言Java诞生了。
总之,Java就这样在一片混乱中诞生了。
Java的开源
Java为什么要开源?对于这个问题,很大一部分人的观点是Sun 公司终于抵挡不住开源社区和Java社区的种种压力,最终被迫开放Java虚拟机和编译器的源代码。持这种观点的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在2005年6 月14日之前,Sun 公司对开源社区贡献的代码量仅次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例如说在我们非常熟悉的Apache, Mozilla, Gnome, OpenOffice等等项目里面,就有大量Sun 公司贡献的代码。2005年6 月14日,Sun 公司在CDDL授权协议下开放了Solaris操作系统的源代码,从此成为对开源社区贡献代码量最大的实体。除了开放软件产品的源代码之外,Sun 公司还大胆地开放其核心硬件SPARC处理器 -- 包括2005年11月刚刚发布的8 核心32线程UltraSPARC T1处理器 -- 的全部设计文件,使得其他厂商能够生产和销售UltraSPARC T1以及经过改进的SPARC处理器。平心而论,不管是在软件开源还是在硬件开源领域,Sun 公司都不是第一个进行尝试的厂商,例如说IBM 公司早在2004年就有限度的开放Power构架技术,并且成立Power.org来为主要合作伙伴提供基于Power构架的处理器开发支持和应用开发支持。然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开放源代码运动中,Sun 公司毫无疑问的是开放得最彻底的一个,从处理器(UltraSPARC T1)到操作系统(OpenSolaris),从集成开发工具(NetBeans)到应用软件(OpenOffice),无一例外。因此,公众的压力固然是促使Sun 公司开放Java虚拟机和编译器源代码的原因之一,但是即使这些压力有所减轻甚至是不复存在,Java的开源也早就在Sun 公司的蓝图之中。2005年3 月的时候Sun 公司以JRL授权协议(Java Research License, Java研究授权协议)在java.net上公开 -- 注意是公开,不是开放 -- 了JDK 5.0的全部源代码,可以认为是Sun 公司在Java开源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