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念及其定义
结构体是一个由程序员定义的数据类型,可以容纳许多不同的数据值。在过去,面向对象编程的应用尚未普及之前,程序员通常使用这些从逻辑上连接在一起的数据组合到一个单元中。一旦结构体类型被声明并且其数据成员被标识,即可创建该类型的多个变量,就像可以为同一个类创建多个对象一样。
结构体的定义形式为:
struct 结构体名
{
结构体所包含的变量或数组
};
例如:
;
不能少,这是一条完整的语句。
结构体是一种集合,它里面包含了多个变量或数组,它们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每个这样的变量或数组都称为结构体的成员。
结构体也是一种数据类型,它由程序员自己定义,可以包含多个其他类型的数据。
像 int、float、char 等是由C语言本身提供的数据类型,不能再进行分拆,我们称之为基本数据类型;而结构体可以包含多个基本类型的数据,也可以包含其他的结构体,我们将它称为复杂数据类型或构造数据类型。
如果只需要 stu1、stu2 两个变量,后面不需要再使用结构体名定义其他变量,那么在定义时也可以不给出结构体名,如下所示:
struct
{ //没有写 stu
char *name; //姓名
int num; //学号
int age; //年龄
char group; //所在学习小组
float score; //成绩
} stu1, stu2;
这样做书写简单,但是因为没有结构体名,后面就没法用该结构体定义新的变量。
理论上讲结构体的各个成员在内存中是连续存储的,和数组非常类似,例如上面的结构体变量 stu1、stu2 的内存分布如下图所示,共占用 4+4+4+1+4 = 17 个字节。
但是在编译器的具体实现中,各个成员之间可能会存在缝隙,对于 stu1、stu2,成员变量 group 和 score 之间就存在 3 个字节的空白填充(见下图)。这样算来,stu1、stu2 其实占用了 17 + 3 = 20 个字节。
- 成员的获取和赋值
结构体和数组类似,也是一组数据的集合,整体使用没有太大的意义。
数组使用下标[ ]
获取单个元素,结构体使用点号.
获取单个成员。
获取结构体成员的一般格式为:结构体变量名.成员名;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取成员的值,也可以给成员赋值:
//打印结构体信息
struct Stu s = {"张三", 20, "男", "20180101"};
//.为结构成员访问操作符
printf("name = %s age = %d sex = %s id = %s\n", s.name, s.age, s.sex, s.id);
//->操作符
struct Stu *ps = &s;
printf("name = %s age = %d sex = %s id = %s\n", ps->name, ps->age, ps->sex, ps- >id);
除了可以对成员进行逐一赋值,也可以在定义时整体赋值,例如:
struct{
char *name; //姓名
int num; //学号
int age; //年龄
char group; //所在小组
float score; //成绩
} stu1, stu2 = { "Tom", 12, 18, 'A', 136.5 };
不过整体赋值仅限于定义结构体变量的时候,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对成员逐一赋值,这和数组的赋值非常类似。
需要注意的是,结构体是一种自定义的数据类型,是创建变量的模板,不占用内存空间;结构体变量才包含了实实在在的数据,需要内存空间来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