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练习-单链表约瑟夫环的O(n)算法

这篇博客探讨了使用环形单链表解决约瑟夫环问题的优化算法,通过建立报数与编号的对应关系和删除时新旧链表的关系,实现了时间复杂度为O(n)的解法。尽管这种方法更高效,但作者认为其思维难度较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这个题表示技巧性有点强,我感觉不推荐这么干,但是还是记录学习下吧!

环形单链表的约瑟夫问题
【题目】
据说著名犹太历史学家 Josephus 有过以下故事:在罗马人占领乔塔帕特后,39 个犹太人
与 Josephus 及他的朋友躲到一个洞中,39 个犹太人决定宁愿死也不要被敌人抓到,于是
决定了一个自杀方式,41 个人排成一个圆圈,由第 1 个人开始报数,报数到 3 的人就自
杀,然后再由下一个人重新报 1,报数到 3 的人再自杀,这样依次下去,直到剩下最后一 个人时,那个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命运。这就是著名的约瑟夫问题。现在请用单向环形链
表描述该结构并呈现整个自杀过程。 输入:一个环形单向链表的头节点 head 和报数的值 m。
返回:最后生存下来的节点,且这个节点自己组成环形单向链表,其他节点都删掉。 【要求】
如果链表节点数为 N,请实现时间复杂度为 O(N)的解法。

在我们自然的算法上,很容易想到直接循环删除报数为m的节点,这个算法的复杂度为O(n*m);

代码如下:

    // 自然方法
    public static Node getNode1(Node head,int m){
        if(head==null || head.next==head || m<1){
            return head;
        }

    Node last=head;
    while(last.next!=head){
        last=last.next;
    }

    int count=0;
    while(last!=head){
        if(++count==m){
            // kill head
            last.next=head.next;
            count=0;
        }else{
            last=last.next;
        }
        head=last.next;
    }

    return head;
}

如果想要实现O(N)的算法,首先需要两个 对应转换函数:
1) 报数 与 编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假设一共有i个数)

  报数(A)          编号(B)
  1                 1
  2                 2
  ...               ...
  i                 i
  i+1               1
  i+2               2
  ...               ...
  2*i-1             i-1
  2*i               i
  ...               ...

从上面的关系可以得到:B=(A-1)%i+1

2)删除时 新的链表 和 旧链表之间的对应关系:

长度为i时:   1     2    ... s-2 s-1 s s+1 s+2 ... i
假设删除的节点编号为s
长度为i-1时: i-s+1 i-s+2... i-2 i-1 () 1   2  ... i-s

也就是当删除s时新的链表(长度i-1)和原链表(长度为i)的编号对应关系如上,表达式可为:

old = (new+s-1)% i +1

由1)和2)两个关系式可得(s和m的关系就是编号和报数的关系):

old = (new+m-1)% i +1   (1)

因此:要计算长度为n的链表最终存活了哪个节点,可以根据 (1)式 的 长度为n-1 存活的节点得到,依次递归,直到长度为1的节点 肯定存活编号为1;再依次回退,计算原链表存活的节点编号;

代码:

    // 非自然方法
    public static Node getNode2(Node head,int m){
        if(head==null || head.next==head || m<1){
            return head;
        }

    // 计算长度
    Node cur=head.next;
    int tmp=1;
    while(cur!=head){
        tmp++;
        cur=cur.next;
    }

    tmp=getLive(tmp,m);

    while(--tmp!=0){
        head=head.next;
    }
    head.next=head;

    return head;
}

public static int getLive(int i,int m){
    if(i==1){
        return 1;
    }

    return (getLive(i-1,m)+m-1)%i+1;
}

虽然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相比第一种低,但我觉得也太难想到了,不是好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