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掉的裁员,还是做好准备吧

大家好,我是小悟。

微软又裁员了。

这次是大约9000人,占全球员工总数的4%左右。算上今年5月的7000人裁员,半年内微软已经砍掉了超过1.6万个工作岗位。

如果再往前追溯,2023年那次1万人的裁员更是让人印象深刻。短短两年内,微软的员工规模缩减了超过10%,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有人说,这是科技行业的寒冬还没过去。也有人说,这是微软在为AI时代重新排兵布阵。到底是怎么回事?

图片

微软官方的说法是,这次裁员是为了“简化业务流程,减少管理层级”,让公司“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更具竞争力”。翻译一下就是:我们要变得更灵活,更高效,不能再养那么多“中间层”了。

这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瘦身”。微软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而裁员的背后,或许是AI浪潮对传统业务的冲击。

有微软网友称此次裁员的赔偿方案是N+4,7月11号前签字还可以多2个月赔偿金,缓冲期一个月。

图片
图片

微软的智能云业务(包括Azure)依然是增长引擎。相比之下,生产力与业务部门(比如Office)和个人计算部门(比如Windows、Xbox)的增长就显得平淡多了。

尤其是Xbox业务,虽然《使命召唤》《光环》等IP依然强势,但游戏行业整体增长放缓,加上动视暴雪的整合尚未完全消化,裁员也就成了必然选择。

更关键的是,微软的AI布局正在加速。CEO纳德拉早就说过,微软20%-30%的代码已经由AI生成,公司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更是不惜血本。

这意味着,未来很多重复性、基础性的开发工作可以交给AI,而人类工程师则需要更专注于创新和战略层面的工作。

这轮裁员潮让人不禁思考一个问题:在AI越来越强大的今天,科技公司到底需要多少员工?

过去,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海战术”,招最多的工程师,写最多的代码,做最多的产品。

但现在,AI可以自动生成代码、优化流程、甚至辅助决策,这让许多传统岗位变得不再那么不可或缺。

微软并不是唯一一家这么做的公司。谷歌、亚马逊、Meta近年来也在进行类似的调整,只不过微软的裁员规模和频率格外引人注目。

但问题是,AI真的能完全取代人类吗?显然不能。AI可以辅助开发,但产品的方向、用户体验的优化、商业模式的创新,仍然需要人类的判断。

微软裁掉的可能是“可替代性高”的岗位,而那些真正懂AI、能驾驭AI的人,反而会更吃香。

图片

过去几年,微软经历了疯狂的扩张期——收购LinkedIn、GitHub、动视暴雪,布局云计算、AI、游戏等多个领域。

但扩张带来的副作用也很明显:组织臃肿、效率下降、资源分散。

现在,微软开始“瘦身”,把资源集中在最核心的业务上。比如,智能云和AI是未来,那就加大投入。

Xbox虽然重要,但短期内难以爆发式增长,那就适当收缩。这种“有保有压”的策略,其实是为了让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对于被裁掉的员工来说,这显然不是好消息。但微软的补偿方案通常比较慷慨,加上科技行业的跳槽机会不少,很多人可能很快就能找到新工作。

微软的裁员,只是科技行业变革的一个缩影。

AI的崛起正在重塑整个行业,未来的科技公司可能需要更少的人,但要求更高,不仅要会写代码,还要懂AI、懂数据、懂商业。

那些无法适应变化的人,可能会被淘汰。而那些能抓住AI红利的人,可能会迎来职业生涯的新高峰。

对微软来说,这次裁员可能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至少,他们正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轻、更快、更强。

图片

谢谢你看我的文章,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转发、在看三连吧,感谢感谢。那我们,下次再见。

您的一键三连,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山水有相逢,来日皆可期,谢谢阅读,我们再会

我手中的金箍棒,上能通天,下能探海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悟空码字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