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配置网络参数
以太网连接成功创建后,还需要对连接进行网络参数的配置,Linux网络才能正常地工作。有关设置网络参数的图形界面有很多,下面看一下具体内容与操作方法。
(1)最重要的参数是与IP地址有关的网络设置,首先要确定的是IP地址是动态获得的,还是由管理员分配后进行静态设置。
在图4-6中,如果选择了“自动获取IP地址设置使用”单选按钮,需要指定协议类型,一般都是使用默认的DHCP协议。然后可以指定DHCP服务器的IP地址,但一般情况下是无需指定的,因为计算机启动时会自动与DHCP服务器取得联系。还有一个选项是是否在获得IP地址的同时也获取DNS服务器的IP地址,一般情况下也是保留默认的设置,即自动从DHCP服务器处获得DNS信息。
如果选择“静态设置的IP地址”单选按钮,则需要用户手工指定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地址等内容。此外,如果选择“设置MTU值”复选框,还可以手工指定MTU值。MTU是指在以太网络上传送的最大数据帧,默认为1500。该选项大部分情况下无需手工指定。
(2)如果在图4-3中单击“编辑”按钮,将可以对所选定连接的网络参数进行修改,出现如图4-9所示的对话框。可以发现,与图4-6所示的初始设置相比,图4-9增加了几项配置,包括更改别名、计算机启动时是否激活设备、是否允许所有用户启用和禁用该设备、是否为此界面启用IPv6配置等内容。
(3)如果在图4-9中选择“路由”标签,将出现管理计算机静态路由表的选项卡。如果再单击“添加”按钮,将出现添加新路由的对话框,如图4-10所示。此时可以输入目的网络的地址和子网掩码,还有网关等内容,单击“确定”按钮后即可添加一条新路由。
%说明:一般情况下,对于简单网络中的普通主机来说,无需手工添加路由。
图4-9 编辑常规网络设置 图4-10 管理主机路由表
(4)还有一项有关网卡的设置可以通过在图4-9中选择“硬件设备”标签进行,此时将出现如图4-11所示的对话框。在图4-11中,可以选择某一网卡硬件,然后可以设置设备别名的号码,或者手工指定网卡的MAC地址。图4-11中列出的即为该网卡的固有MAC地址,可以单击“探测”按钮重新获取。
%说明:设置设备别名号码实际上是把该连接指定为子连接,号码即为子连接号。而MAC地址是每一块以太网卡固有的,而且是全球唯一的,这些参数一般只在特殊场合下才作修改。
(5)如果是手工指定IP地址或者自动获取IP地址时没有同时获取DNS信息,需要手工指定DNS服务器的IP地址,此时可以在图4-3中选择DNS标签,就可以为所选中的连接设置DNS服务器信息,出现的对话框如图4-12所示。
图4-11 以太网连接的硬件设置 图4-12 连接DNS服务器设置
(6)在图4-12中,主机名是在本地使用的一个名称,一共可以设置3个DNS域名解析服务器,主要目的是当主DNS服务器失效时,可以启用后备的DNS服务器。还可以设置一个DNS搜寻路径,表示如果Linux只收到一个主机名,将在指定的域中解析该主机。
%说明:例如,如果指定了DNS搜寻路径为abc.cn,以后执行“ping xyz”命令时,实际上是执行“ping xyz.abc.cn”命令。
(7)如果在图4-3中选择“主机”标签,将出现如图4-13所示的对话框。里面列出了本地解析的主机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可以新建、编辑和删除这些条目,形式如图4-14所示。
%说明:这些设置实际上要保存在/etc/hosts文件中,默认情况下,本地解析的主机名要优先于DNS解析。
图4-13 本地解析的主机名称 图4-14 添加/编辑主机项目
(8)在图4-3中,还提供了“激活”和“取消激活”按钮,可以使网卡处于工作或休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