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写目的
编写目的先总的说本文档是什么文档,编写此文档的目的是什么,总的说一下,然后在写以下具体的编写目的,最后的预期读者从需求里粘过来。
2.背景
用于记录测试过程,总结测试情况,分析测试数据,归纳测试工
3. 测试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写任务书和需求,还要写方案中的提交文档和功能测试总结报告模板
4. 项目组成员
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两个
5. 测试环境与配置
6 测试范围
主要描述本次测试任务的覆盖功能、模块、品牌、产品、规则、外围系统等因素的范围。一般会有一个本次测试任务涉及任务的影响分析,然后,给出每部分的覆盖范围。对于受到影响但未覆盖的部分,需要给出相应解释。
7 测试过程
测试时间
角色与分工
任务分配
测试环境与配置
测试方法及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工具
前置条件/出口要求
8 测试情况分析
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按照详细执行计划统计的数据结果;比如:按照模块的案例结果数据统计;按照人员分配的案例执行结果数据统计等
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问题相关维度的分析:按问题模块分布和分析、按照严重程度的分布和分析、问题发生时间分布和分析、最后问题关闭趋势和分析、或未关闭问题/遗留缺陷的分析和当前处理建议等。
测试覆盖率分析
描述测试用例的个数、测试覆盖率、执行通过率等,以及因限制未测试的原因分析;测试覆盖率=已设计测试用例的需求数/需求总数;测试执行率=已执行的测试用例数/设计的测试用例总数
9 测试结论及经验总结
测试结论
主要根据出口要求给出本阶段测试是否按计划完成的结论;比如:如果出口准则为案例通过率为98%,High以上问题遗留率为0;那么就需要根据这个条件判断测试任务是否为通过或不通过。一般不允许给出模糊或有二义性的结论。
经验总结
主要总结本次测试准备、测试执行、问题跟踪等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问题解决经验、改进建议等内容;比如:环境和数据準备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等、人员培训管理中的经验和总结等。
10 测试报告评审
完整性
完整性主要审查测试报告能否充分覆盖测试报告常见组成要素
准确性
准确性主要审查所描述的内容能够得到相关各方的一致理解,各部分没有矛盾和冲突,没有二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