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Linux的目录存储结构之前,先将Linux与Windows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Linux是一个服务器版的操作系统,开源。它可供多个用户同时登录并使用,包括远程登陆,这也是企业选择Linux作为办公系统的原因。它以命令行为主,系统以对用户输入的命令行进行操作,其内核相对较小。
Windows是一个个人版本的操作系统,闭源。它可以设置多个用户,但只用一个用户可以登录,多个用户切换登陆。相比Linux,Windows更简单明了漂亮,图形化易理解,但其内核相比更大,成本高。
再来介绍Linux的目录存储层次结构。Linux的目录存储结构类似一个倒状树,在它的根目录下面,有多个子目录,如下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它的根目录 “ / ” 中包含多个子目录,就类似于Windows中的C D E盘,与之不同的是,Linux根目录下的每个文件夹存储的内容是有严格规定的
1、/bin: 存储命令应对的可执行文件,即系统本身用到的可执行文件;
2、/home: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
3、/root: root用户的家目录;
4、/etc: 存储系统的配置文件;
5、/dev: 设备的接口;
6、/mnt: 临时挂载点;
7、/proc: 此为虚拟目录,以进程为单位存储内存的映射,存储的是数据信息;
8、/usr: 存储第三方插件的文档;
9、/lib: 存储库文件;
10、/boot: 存储系统启动所需要的镜像文件。
在此提一句:Linux不以扩展名来区分文件类型,只以文件内容区分文件的类型,而扩展名只是为了方便用户清楚文件中存储的类容。
Linux文件查找的路径分为两种: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绝对路径:以“ / ”开始到当前位置的路径(从起始位置开始寻找),不可更改;
相对路径:以其他任何字符开始的路径(从当前位置开始寻找)。
Linux中查找路径的2个命令:
pwd 命令: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cd 命令:切换当前工作目录;例:cd /home;
ls 命令: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