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几天和师傅一起学习了《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这本书,感受颇深。
对比一下学习的方法:
三遍读书法+快速阅读+思维导图
三遍读书法+快速阅读+结构化思考+思维导图+讲解
大体上来看我们的学习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在利用快速阅读、三遍读书法和思维导图,但是如果加入了结构化的思考和讲解,学习的效果就大大的不一样了。
【正文】
三遍读书法,现阶段是第一遍。按照以前的思维是,快速的读一遍这本书,看看主要有什么内容就可以了,但是当你读完这本书之后,你有认真的检验过你的学习效果吗?你对这本书了解多少呢?
是单纯的能够说出来这本书的目录(大致构架),还是可以无障碍的说出来这本书80%-90%的内容呢?前者是快速的读一遍的结果,后者是加入了结构化的思考的结果。
下面就具体的说一下学习方法和过程吧。
- 在学习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关于这本书,可以是这本书中的一些定义,可以是学习的意义,可以是它的背景等等。
针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学习之前思考:
1、什么是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2、你知道哪些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的背景?
3、它和你所认识的知识或生活中有哪些类似之处?
4、为什么要学习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5、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的应用?
- 自己上网查资料和看书,找到问题的答案。
你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就了解了这本书的来源的去处,就相当于学习了这本书的50%。
- 看书,使用快速阅读,记录这本书的关键字和关键词。
快速的浏览一遍整本书,记住需要在看书的过程中记录一些关键字和关键词。
- 结构化思考
看完这本书之后自己上网或者看书去查这些关键字和关键词,主要的是要自己理解,融合自己的思考。经过联系和联想,把他们变化自己的东西。
- 画思维导图
画出思维导图。这个时候的思维导图就不单纯的只是画目录了,这个思维导图会加入你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最常见的就是引用比喻来加深理解。 这样你就可以在讲思维导图的时候借助自己的想法来讲解。
- 讲解
在不看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自己来讲解你对于这本书的理解,这个时候的讲解就是需要你把自己的联系和思考加入到其中了,运用你的想法或比喻,看你可以复述出多少内容。

【结语】
经过这次这本书的学习,才觉得自己以前对于三遍读书法和快速阅读的理解是错误的,我专注于表面的速度,却忽略了内里的质量。学习到了新的学习方法,以后会尝试着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