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126】软件质量模型的介绍(软件质量管理的六大特征和二十七个子特征)
ISO9126 软件质量模型是评价软件质量的国际标准,由6个特性和27个子特性组成。
质量的五个等级:
1.必须要改善
2.不改善难以容忍
3.最好改善
4.基本完成改善,但还有余地
5.已经不需要改善
功能性 | 准确性 | 软件提供给用户功能的精确度是否符合目标 | 运算结果的准确,数字发生偏差,多个0或少个0 |
适合性 | 软件产品为指定的任务和用户目标提供一组合适功能的能力 | 软件提供了用户所需要的功能 | |
互操作性 | 软件与其它系统进行交互的能力 | PC机中WORD和打印机完成打印互通;接口调用 | |
保密安全性 | 软件保护信息和数据的安全能力 | 主要是权限和密码 | |
可靠性 | 成熟性 | 软件产品为避免软件内部的错误扩散而导至系统失效的能力 | 主要是对内错误的隔离 |
容错性 | 软件防止外部接口错误扩散而导致系统失效的能力 | 主要是对外错误的隔离 | |
易恢复性 | 系统失效后,重新恢复原有的功能和性能的能力。 | - | |
易用性 | 易理解性 | 软件交互给用户的信息时,要清晰,准确,且要易懂 | 使用户能够快速理解软件 |
易学性 | 软件使用户能学习其应用的能力 | - | |
易操作性 | 软件产品使用户能易于操作和控制它的能力 | ||
效率 | 时间特性 | 软件处理特定的业务请求所需要的响应时间。 | |
资源利用性 | 软件处理特定的业务请求所消耗的系统资源。 | ||
维护性 | 易分析性 | 软件提供辅助手段帮助开发人员定位缺陷产生的原因,判断出修改的地方。 | |
易改变性 | 软件产品使得指定的修改容易实现的能力。 | 降低修复问题的成本 | |
稳定性 | 软件产品避免由于软件修改而造成意外结果的能力。 | ||
易测试性 | 软件提供辅助性手段帮助测试人员实现其测试意图。 | ||
可移植性 | 适应性 | 软件产品无需作相应变动就能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 |
易安装性 | 尽可能少的提供选择,方便用户直接安装。 | ||
共存性 | 软件产品在公共环境中与其它软件分享公共资源共存的软件。 | ||
易替换性 | 软件产品在同样的环境下,替代另一个相同用途的软件产品的能力。 |
对于软件质量的定义由以下内容组成:
软件的质量分为静态质量和动态质量。
静态代码质量一般要求没有编译警告,还可以用代码Review和QAC静态代码解析来进行处理。
而动态质量可以通过单体测试和结合测试来保证。单体测试由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组成;
同値分割法和境界値分析都是黑盒测试最常用的方法。
结合测试可以由函数组合测试,机能测试所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