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云下的 DevOps 在 vivo 互联网的探索落地

本文分享了vivo在互联网架构演进和DevOps建设的历程,特别是在混合云架构下如何实现DevOps。vivo通过自研CD平台基于Spinnaker实现了CI/CD的打通,并构建了自动化运维平台,应对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和异构技术栈的挑战。未来,vivo将持续探索基于容器云的CI/CD和AIOps的发展方向。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1. vivo 互联网架构演进和 DevOps 建设历程

2. 混合云架构下的 DevOps 实践之旅

3. vivo未来DevOps之路的探索

 


本文发布于vivo互联网技术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vpj7DhVRzRJdP4EXtEVY5w

作者介绍:石建松,负责 vivo 互联网的交付系统架构设计和落地,之前在百度做移动运维平台和评价运维平台。本文为 石建松 在 DOIS 2018 · 深圳站的分享。

本次的分享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 vivo 互联网架构整体演进和 DevOps 建设历程,第二部分介绍混合云架构下 DevOps 整体实现方式,最后一个部分就是未来的探索。


1. vivo 互联网架构演进和 DevOps 建设历程


首先看第一个部分,首先介绍一下 vivo 互联网的整体业务,分为两部分,第一是系统业务,包括硬件,另外就是手机APP,包括用户看不到但是能感知到的搜索、广告等的服务,整体 DevOps 主要针对后面两个场景做介绍。

再看一下互联网这块的业务近三年来的发展非常迅速,可以看到单品日活浏览7千万,月活就近2000亿,CDN三年增长10倍,目前来看,我们整体服务数量已经超过2000个,项目数量超过350个。

整体互联网架构,我们的业务架构都是前端不管是静态下载还是动态加速都是通过CDN接受请求,CDN再回源到我们接入层7层和4层负载均衡,我们90%的在线服务都是Java技术,现在整体业务复杂度的增加,我们也在持续进行基础技术架构的改进,这块对于我们的基础能力建设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为异构这种能力建设对包容性要求非常强。

第一阶段在2011年左右,物理机的模式,当时的规模小于200-300台物理机,之后进入了虚拟机时代,在线业务都部署在基于 Openstack 管理的私有云上,最近2年则进入混合云时代,公有云和私有云共同承载互联网业务。

之前介绍互联网的这些架构的话,带来了不少挑战,分5方面,基础设施网络连通性,网络稳定性,业务规模增长迅速,要求我们迭代路度快,基础建设也需要比较强的能力业务架构也从单一技术栈向多元技术栈过度。

交付效率周期长,交付不标准,互联网人员规模增长了很多,增长速度非常快,这样对于我们上层平台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建设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