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PV4地址的分类
a.分为:A B C D E
A,B,C——单播地址——既可以成为源IP地址,也可以成为目标IP地址
D——组播地址——只能作为目标地址来使用
E——保留地址
b.单播——一对一
组播——一对多(同一个组播组)
广播——一对所有(一个广播域的所有)
c.A:0XXX XXXX 0-127(1-126)
B:10XX XXXX 128-191
C:110X XXXX 192-223
D:1110 XXXX 224-239
E:1111 XXXX 240-255
d.A:255.0.0.0
B:255.255.0.0
C:255.255.255.0
- 特殊的IP地址
1.127.0.0.1——127.255.255.255——环回地址
2.255.255.255.255——受限广播地址——受路由器的限制——只能作为目标IP使用
- 主机位全为1的IP地址——192.168.1.x/24——192.168.1.255——直接广播地址
——只能作为目标IP使用 - 主机位全为0的IP地址——192.168.1.x/24——192.168.1.0——代表一个范围——代表一个网段——网络号
- 0.0.0.0——1,可以代表没有地址;2,可以代表所有地址
- 169.254.0.0/16——本地链路地址/自动私有地址
- VLSM、CLDR
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子网划分
192.168.1.00000000 /24
192.168.1.0 0000000 /25 192.168.1.0/25
192.168.1.1 - 192.168.1.126
192.168.1.1 0000000 /25 192.168.1.128/25
192.168.1.129 - 192.168.1.254
255.255.255.128
172.16.0.0/16 --- 划分出7个子网
172.16.000 00000.00000000 --- 172.16.0.0/19 ---- 172.16.0.1 -
172.16.31.254
172.16.001 00000.00000000 --- 172.16.32.0/19 ----
172.16.32.1 - 172.16.63.254
172.16.010 00000.00000000 --- 172.16.64.0/19 -----
172.16.64.1 - 172.16.95.254
172.16.011 00000.00000000 --- 172.16.96.0/19 -----
172.16.96.1 - 172.16.127.254
172.16.100 00000.00000000 --- 172.16.128.0/19 ----
172.16.128.1 - 172.16.159.254
172.16.101 00000.00000000 --- 172.16.160.0/19 -----
172.16.160.1 - 172.16.191.254
172.16.110 00000.00000000 --- 172.16.192.0/19 ----
172.16.192.1 - 172.16.223.254
172.16.111 00000.00000000 --- 172.16.224.0/19 ---
172.16.224.1 - 172.16.255.254
CIDR --- 无类域间路由 --- 汇总
取相同,去不同
192.168.1.0 0000000 /25
192.168.1.1 0000000 /25
192.168.1.00000000 /24
172.16.001 00000.
192.168.0.0/24
192.168.1.0/24
192.168.2.0/24
192.168.3.0/24
192.168.00000000.0/24
192.168.00000001.0/24
192.168.00000010.0/24
192.168.00000011.0/24
192.168.000000 00.0/22 -- 192.168.0.0/22 ---- 超网
172.16.0.0/24
172.16.1.0/24
172.16.2.0/24
172.16.3.0/24
172.16.0.0/22 ---- 子网汇总
- OSI/RM
1.OSI模型——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1979年 --- ISO --- 国际标准化组织
核心 --- 分层
属于同一层面的不同功能具有相同的目的和作用,而不同层面的功能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每一层都在下层的基础上提供更高级的增值服务。
2.分层的作用:
a.更容易标准化。
b.降低层次之间的关联性。
c.更容易学习或理解
3.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会话层 ---- 维持网络应用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会话连接。
d.传输层 ---- 实现端到端的传输 --- 端口号 --- 传输层地址 --- 区分和标定不同的应用 --- 16位2进制构成 ---- 0 - 65535,因为0号端口作为保留,所以,传输层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 1 - 65535。1 - 1023 知名端口号
e.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 逻辑链路控制层(LLC),介质访问控制层(MAC) ----FCS(帧校验序列) ----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 CRC(循环冗余算法)
f.物理层
4.
a.TCP/IP模型
TCP/IP协议簇
TCP/IP四层模型 ---- TCP/IP标准模型
TCP/IP五层模型 ---- TCP/IP对等模型
PDU --- 协议数据单元
L1PDU
L2PDU
L3PDU
…
L7PDU --- OSI参考模型
b.应用层 ---- 报文
传输层 ---- 段
网络层 ---- 包
数据链路层 ---- 帧
物理层 --- 比特流
封装和解封装
c.应用层
传输层 --- 端口号 --- TCP,UDP
网络层 --- IP地址 --- IP
数据链路层 --- MAC地址 --- 以太网协议(以太网:早期局域网的解决方案,依靠MAC地址进行寻址的网络,是工作在1,2层的一种网络)
物理层
以太网Ⅱ型帧
Type——表示上层所使用的的协议类型
5.应用层
HTTP TCP 80 ---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S = HTTP + SSL(安全传输协议)(TLS协议) --- TCP 443
FTP TCP 20/21 --- 文件传输协议
tftp UDP 69 ----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telnet TCP 23 ---- 远程登录协议
SSH TCP 22 --- telnet + SSL
DHCP UDP 67/68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NS UDP/TCP 53 ---- 域名解析协议
6.传输层 --- TCP/UDP
1,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而UDP是无连接的协议。
2,TCP的传输是可靠的,UDP的传输“尽力而为”
3,TCP可以进行流控,UDP不行
4,TCP可以分段,而UDP不行
5,TCP耗费资源比较大,传输速递较慢;UDP耗费资源较少,传输速度
快;
TCP和UDP的应用场景:TCP适合应用在对传输效率要求较低,但是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UDP更适用于对传输效率要求较高,但对可靠性要求较低的场景。(即使通类)
6.面向连接 --- 指在设备传输数据之前,先使用预备的协议建立点到点的连接,然后再传输数据。
7.校验和 ---- 伪头部校验 --- 将网络层头部中的12个字节的内容一起校验 --- 32位源IP地址,32位目标IP地址,8位保留,8位协议,16位总长度 ---- 反码相加法
8.
a.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而UDP是无连接的协议。
b.TCP的传输是可靠的,UDP的传输“尽力而为”
c.TCP可以进行流控,UDP不行
d.TCP可以分段,而UDP不行
e.TCP耗费资源比较大,传输速递较慢;UDP耗费资源较少,传输速度
快;
9.TCP的三次握手
TCP断开连接的过程 --- 四次挥手quit/q---退回到上一个视图
10.RST --- 强制断开的标记位 --- 当收到一个RST标记位置1的数据包,将
不经过四次挥手的过程,直接断开TCP的连接。
TCP传输的可靠性 --- 排序,确认,重传,流控 --- 滑动窗口机制
网络层 --- 将IP地址封装到数据当中 --- IP
TTL ---- 数据包没经过一次路由器的转发,TTL值将会减1,当TTL值为0
时,路由器将不会转发该数据,直接将该数据包丢弃。
TCP --- 6
UDP --- 17
ICMP --- 1
MTU ---- 最大传输单元 ---- 1500字节
MSS --- 最大段长度 --- 1460 ---- 该值会再TCP的前两次握手中进行协
商,取二者中较小的值来执行
GE ---- 代表千兆口 --- 允许通过的速率为1000Mbps = 1Gbps
Ethernet --- 代表百兆口 --- 100Mbps
11.
用户视图 --- 仅拥有查看配置的权限,但是并不能进行配置 --- < >
<Huawei>display ip interface brief --- 查看接口IP地址配置情况简表
Physical --- UP代表该接口具备物理层面的通讯条件
Protocol --- UP代表协议层面具备通讯条件
接口可以进行通信 --- 接口双UP
<Huawei>system-view --- 进入系统视图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 ---- 系统视图的标志 -- [ ] ---- 可以进行全局类的配置
[Huawei]sysname aaa --- 给路由器修改名称
[aaa]
应用视图
[aaa]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 进入接口视图
[aaa-GigabitEthernet0/0/0]
[aaa-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配置IP地址
quit/q ---- 退回到上一个视图
[aaa-GigabitEthernet0/0/1]undo ip address 192.168.2.1 24 --- 删
除接口IP
[aaa-GigabitEthernet0/0/1]display this --- 查看当前视图的所有配
置
[aaa]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 查看路由器缓存中的配
置 --- 缓存的特性 --- 掉电丢失
<aaa>save --- 保存操作,将缓存中的数据保存到闪存中 --- 闪存的特
性 -- 掉电不丢失
<aaa>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 --- 查看闪存中的配置信息
ctrl + Z ---- 直接回到用户视图
帮助系统
tab --- 可以自动补全命令
? --- 可以查看命令后面跟的参数或者可以将所有可用命令展示出来
12.上网的方式
a.通过IP地址访问
b.通过域名进行访问
c.通过APP或者应用程序来访问
6.DNS协议----域名解析协议
典型的C/S架构协议
DNS的工作原理:上网前,先根据域名去找DNS服务器查对应的IP地址,之后再根据IP地址访问服务器。
www.baidu.com---从右往左,域名等级逐级降低
sports.qq.com
为了配合这种层次化的域名结构,我们的DNS服务器按照联机分布式系统来部署
DNS的查询-----递归查询
迭代查询
电脑先以递归查询的方式访问本地DNS服务器,适用UDP 53号端口后,本地DNS服务器将使用迭代查询的方式去根服务器进行迭代查询,使用TCP 53端口,最终将解析的IP地址反馈给本地电脑
13.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典型的C/S架构,UDP 67 68---DHCP客户端使用UDP 68,DHCP服务器使用UDP 67
第一种场景---计算机首次获取IP地址
客户端---服务器---广播包---DHCP-Discover
服务器---客户端---单播包/广播包---DHCP-offer---会携带一个可用的IP地址,暂时未客户端保留
客户端---服务器---广播包---DHCP-request---只选择第一个offer包中包含的IP地址
服务器----客户端--- 单播包/广播包----DHCP-ACK
DHCP-release----客户端主动释放
第二种场景---计算机再次获取IP地址
客户端---服务器---广播包---DHCP-request---只选择第一个offer包中包含的IP地址
服务器----客户端--- 单播包/广播包----DHCP-ACK/DHCP-NCK
DHCP - release ---- 客户端主动释放IP地址时使用
租期---1day
T1----租期的50%----12h
DHCP-request以单播的形式发送
T2----租期的87.5%---21h
DHCP-request以广播形式发送
1.启动DHCP服务器
[aaa]dhcp enable
2.创建地址池
[aaa]ip pool aa
Info: It's successful to create an IP address pool.
[aaa-ip-pool-aa]
3,配置地址池
[aaa-ip-pool-aa]network 192.168.1.0 mask 24
[aaa-ip-pool-aa]gateway-list 192.168.1.1 --- 配置网关信息
[aaa-ip-pool-aa]dns-list 114.114.114.114 8.8.8.8 ---- 配置DNS信
息
4,在接口选择全局配置
[aaa-GigabitEthernet0/0/0]dhcp selec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