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区与文件管理
1.Linux分区管理
系统分配了1~16的序列号码,用于表示硬盘上的分区,如第一个IDE硬盘的第一个分区就用hda1表示,第二个用hda2表示。
专门分区Linux Native是存放系统文件的地方,它能用EXT2和EXT3等分区类型。Linux可以把系统文件分为几个区来装,也可以装在一个中。
2.Linux常见分区格式
1)ext:文件系统类型,名为拓展文件系统
2)ext2:二级拓展文件系统,解决ext文件系统缺陷的高性能文件系统,特点是存取文件的性能极好
3)ext3:日志文件系统
4)ISO 9660:基于光盘的标准文件系统
5)NFS:网络文件系统
6)HPFS:高性能文件系统
3.文件管理
树型层次结构管理文件,最上层是根目录,表示为“/”。
4.设备管理
Linux中只有文件的概念,因此系统中每一个硬件设备都映射到一个文件。对设备处理就是对文件处理。
每个IDE设备指定一个由hd前缀组成的文件,每个SCSI设备指定一个由sd前缀组成的文件。
系统中第一个IDE设备指定为hda,第二个SCSI设备指定为sdb。
5.Linux主要目录及作用
1)/:根目录
2)/boot:操作系统内核和启动系统所需文件
3)/home: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一个用户一个
4)/tmp:临时目录,大部分命令程序所用
5)/usr:系统应用程序及相关文件,如说明文档、库文件等 unix system resorces的缩写
6)/var:系统专用数据和配置文件,即存放经常变化的文件,如日志文件、用户邮件等
7)/dev:设备文件,如磁盘、终端、硬盘等
8)/etc:系统中的配置文件
9)/bin:二进制可执行文件
10)/sbin:标准系统管理文件,也是二进制可执行文件
11)/mnt:挂载点,所有外接设备(U盘等)都要挂载到此目录下才能访问
二、系统启动过程
1.Linux启动过程
加电自检后从硬盘开始引导OS,具体过程:
(1)引导加载GRUB/LILO
GRUB相对LILO有更多优势,如支持网络引导、交互式命令界面等。现代系统倾向于GRUB引导。
(2)加载内核
zImage或bzImage加载到内存,内核开始执行
(3)执行init进程
系统的第一个进程,所有进程的发起者和控制者。完成系统初始化及维护各种运行级别。
init的两个作用:终结父进程,所有失去父进程的子进程都以init作为父进程;
进入某个特定运行级别后,执行相应的程序。通过/etc/inittab文件定义。
(4)通过/etc/inittab文件进行初始化
根据inittab文件执行相应的脚本,进行初始化。
RedHat的基本执行步骤:
(1)执行/etc/rc.d/rc.sysinit:执行的第一个脚本
(2)执行/etc/rc.d/rcX.d/下的脚本:X表示不同运行级别的级别数,如级别为3,则表示为rc3.d
(3)执行/etc/rc.d/rc.local:在运行级别模式2、3、5下,都将local作为最后一个运行的初始化脚本
(4)执行/bin/login:检查用户的输入账号和密码后,进入初始化环境
2.GRUB和LILO的配置
(1)LILO通过编辑/etc/lilo.conf文件实现,命令:vi /etc/lilo.conf
要使LILO配置生效,还需要执行/sbin/lilo命令
(2)GRUB通过编辑/boot/grub/grub.conf文件实现,命令:vi /boot/grub/grub.conf
其中root(hdX,Y):X和Y都代表一个数值,X是Linux的根分区所在的硬盘,Y代表Linux安装所在的分区
Y的值求法:如第二块硬盘的第二个分区,即hda4或hdb5,表示为root(hd1,4),
也就是说,Y=hdaZ或hdbZ中的Z-1
三、系统运行级别
Linux的系统级别为从0到6。init程序是通过寻找inittab文件来使相应的运行级别有相应的功能,每个级别最先运行的服务放在/etc/rc.d目录下。也就是说,系统执行/etc/inittab文件后,进入特定级别,运行相应的/etc/rc.d目录。
0:系统停机状态
1:单用户工作状态,仅有root权限,用于系统维护
2:多用户状态,不支持NFS,不支持网络功能
3:完整的多用户模式,支持NFS,可使用控制台命令
4:未使用
5:可进入图形用户界面X Window模式
6:系统正常关闭并重启
标准的Linux运行级别为3或5
四、守护进程
Daemon进程,系统引导时自动启动,系统关闭时终止。
常见守护进程:
(1)dhcpd:DHCP的服务器守护进程
(2)crond:周期性地运行用户调度任务
(3)httpd:Web服务器Apache守护进程
(4)iptables:防火墙守护进程
(5)named:DNS守护进程
(6)smb:Samba文件共享/打印服务守护进程
(7)squid:代理服务器squid守护进程
(8)sshd:SSH服务器守护进程
五、常见配置文件
1.ifcfg-ethx配置文件
x可以为0或1,代表不同的网卡接口,具体内容如下:
2./etc/sysconfig/network配置文件
存放系统基本的网络信息,如计算机名、默认网关等
3./etc/host.conf配置文件
用于保存系统解析本机名或域名的解析顺序
4./etc/hosts配置文件
用于存放系统中的IP地址与主机之间对应关系的一个表。
系统使用时,先去找/etc/host.conf,确定解析主机名的顺序。
5./etc/resolv.conf配置文件
用于存放DNS客户端设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