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配置并验证Split分离解析

本文介绍如何在LINUX环境中配置DNS服务器,实现差异化域名解析。通过定义视图(view)和ACL,在不同客户机查询www.tedu.cn时返回不同IP地址:192.168.4.205和192.168.7.0/24网段查询得到192.168.4.100,其他客户机得到1.2.3.4。操作步骤包括创建解析记录文件,修改named.conf配置,定义视图,最后重启named服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问题
沿用练习一、二稍作调整,本案例要求在DNS服务器上实现差异化的域名解析,当从不同的客户机来查询指定的域名时,所获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具体要求如下:
1)从客户机192.168.4.205、网段192.168.7.0/24来查询www.tedu.cn时,反馈的IP地址为192.168.4.100
2)从其他客户机查询www.tedu.cn时,反馈的IP地址为1.2.3.4
方案
使用两台RHEL6虚拟机,其中一台作为分离解析DNS服务器(192.168.4.5)、另外一台作为测试用的Linux客户机(192.168.4.205),CentOS真机和DNS服务器本机也可以作为其他测试客户机,如图-3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
DNS分离解析的关键在于named.conf文件中的视图设置,实现思路如下:

view  "视图1" {
    match-clients { 客户机地址集合1; };
    zone  "目标区域名称"  {  					//需要分离的区域的名称
        type master;
        file "区域数据文件1";					//记录的是 目标域名-->IP地址1
    };
};
view  "视图2" {
    match-clients { 客户机地址集合2; };
    zone  "目标区域名称"  {  					//与视图1中的相同
        type master;
        file "区域数据文件2";					//记录的是 目标域名-->IP地址2
    };
};

注意:一旦定义了view视图以后,就不允许在view以外再出现孤立的zone配置,所有的zone区域配置都必须包括在某一个view视图以内。
当客户机地址比较多时,可以通过acl定义列表,调用时指定列表名即可:

acl  "列表名1" {
    IP地址1; 
    网络地址2;
    .. ..
};

步骤
实现此案例需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配置Split分离解析
1)为tedu.cn区域建立两份解析记录文件
第一份解析记录文件提供给客户机192.168.4.205、网段192.168.7.0/24,对应目标域名www.tedu.cn的A记录地址为192.168.4.100。相关操作及配置如下:

[root@svr5 ~]# cp -p /var/named/tedu.cn.zone{,.lan}  	//拷贝为新文件
[root@svr5 ~]# vim  /var/named/tedu.cn.zone.lan
$TTL   86400
@   IN   SOA   @    root.tedu.cn.  (
    2015052201 
    4H 
    15M 
    4H
    1D
)
@       IN      NS      svr5.tedu.cn. 
svr5    IN      A       192.168.4.5 
www     IN      A       192.168.4.100 

第二份解析记录文件提供给其他客户机,对应目标域名www.tedu.cn的A记录地址为1.2.3.4。相关操作及配置如下:

[root@svr5 ~]# cp -p /var/named/tedu.cn.zone{,.other}  	//拷贝为新文件
[root@svr5 ~]# vim  /var/named/tedu.cn.zone.other
$TTL   86400
@   IN   SOA   @    root.tedu.cn.  (
    2015052201 
    4H 
    15M 
    4H
    1D
)
@       IN      NS      svr5.tedu.cn. 
svr5    IN      A       192.168.4.5 
www     IN      A       1.2.3.4

2)修改named.conf配置文件,定义两个view,分别调用不同解析记录文件

[root@svr5 ~]# vim  /etc/named.conf
options {
        directory  "/var/named";
};
acl "mylan" {  									//名为mylan的列表
        192.168.4.205; 192.168.7.0/24;
};
.. ..
view "mylan" {
    match-clients { mylan; };  					//检查客户机地址是否匹配此列表
    zone "tedu.cn" IN {
        type master;
        file "tedu.cn.zone.lan";
    };
};
view "other" {
    match-clients { any; };  						//匹配任意客户机地址
    zone "tedu.cn" IN {
        type master;
        file "tedu.cn.zone.other";
    };
};

3)重启named服务

[root@svr5 ~]# service named restart              	//重启DNS服务
停止 named:                                               [确定]
启动 named:                                               [确定]

步骤二:测试分离解析效果
1)从mylan地址列表中的客户机查询
在客户机192.168.4.205(或网段192.168.7.0/24内的任意客户机)上查询www.tedu.cn,结果是 192.168.4.100:

[root@pc205 ~]# nslookup www.tedu.cn 192.168.4.5
Server:		192.168.4.5
Address:	192.168.4.5#53

Name:	www.tedu.cn
Address: 192.168.4.100

2)从其他客户机查询
在DNS服务器本机或CentOS真机上查询www.tedu.cn时,结果为 1.2.3.4:

[root@svr5 ~]# nslookup  www.tedu.cn  192.168.4.5
Server:		192.168.4.5
Address:	192.168.4.5#53

Name:	www.tedu.cn
Address: 1.2.3.4
### C语言字符串解析示例 在C语言中,由于缺乏内置的`String`类型,通常会借助字符数组或指针以及标准库中的字符串处理函数来完成各种字符串操作。下面是一个关于如何解析字符串提取子串的示例代码: #### 示例代码:解析字符串 此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strtok()`函数将一个字符串按指定分隔符拆分为多个部分。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 char str[] = "Linux-C-Programming"; const char delimiter[2] = "-"; // 定义分隔符 char *token; // 获取第一个子串 token = strtok(str, delimiter); while (token != NULL) { printf("子串: %s\n", token); // 继续获取下一个子串 token = strtok(NULL, delimiter); } return 0; } ``` 上述程序利用了`strtok()`函数[^3],该函数能够按照给定的分隔符逐步分解输入字符串,返回指向每个分割片段的指针。每次调用时传入`NULL`作为参数即可继续从上次停止的位置开始解析。 另外一种方法是手动遍历字符串通过条件判断找到目标位置进行切割或者替换某些特殊标记为结束标志`\0`从而形成新的独立字符串单元。 #### 手动方式实现简单解析逻辑 如果不想依赖于现成的标准库功能,则可以通过循环逐一访问每一个字符直至遇到预期终止信号为止。 ```c #include <stdio.h> void split_string(const char* input, char separator) { int i = 0; while(input[i]) { // 遍历整个字符串直到'\0' if(input[i]==separator){ input[i]='\0';// 将当前位设为空白符代表此处断开成为新串头端 break;// 停止进一步查找因为只取第一次匹配的结果 } ++i; } } int main(){ char testStr[]="hello world!"; puts(testStr);// 输出原始数据 split_string(testStr,' '); puts(testStr); // 显示被截短的部分即前面一段话 printf("%s\n",&testStr[strlen(testStr)+1]); // 展示剩余后面的内容(注意跳过中间那个人为加上的\0) return 0; } ``` 在这个例子当中,我们自定义了一个名为 `split_string` 的辅助过程用来定位某个特定符号所在之处将之改写成 ASCII 编码表里的 Null Character (`\0`) 来达到分离的效果;之后再分别打印前后两段文字验证效果是否符合预期设计思路。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