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路由引入

一、基本概念与作用

1.OSPF路由引入指通过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SBR)将外部路由(如BGP、RIP、静态路由或其他OSPF进程的路由)注入当前OSPF域,实现跨协议或跨区域的网络互通‌。

其核心作用包括:

扩展网络互联性‌:允许OSPF域访问外部网络(如互联网或企业分部网络)‌。

优化路径选择‌:通过灵活配置外部路由的度量值(cost)和类型(Type1/Type2),调整路径优先级‌。

提升容灾能力‌:通过多协议路由冗余,降低单一路由协议故障的影响‌。

  1. 关键参数说明

    • cost‌:定义外部路由的度量值(默认1),直接影响路径优先级‌。
    • type‌:指定外部路由类型(Type1/Type2)——
      • Type1‌:总开销=ASBR到目的地的外部开销 + OSPF域内到ASBR的开销,优先选择‌。
      • Type2‌:仅计算外部开销(默认类型),适用于外部开销更关键的场景‌。
    • tag‌:为外部路由添加标记(整数),便于通过路由策略过滤或识别‌。
    • inherit-cost‌:继承原路由协议的度量值(如BGP的MED值),需显式配置‌。

二、核心机制与数据交互
  1. LSA生成与扩散

    • ASBR角色‌:引入外部路由的路由器成为ASBR,生成‌Type5 LSA‌描述外部路由信息(如目的网络、度量值)‌。
    • ABR角色‌:区域边界路由器(ABR)生成‌Type4 LSA‌,用于告知其他区域如何到达ASBR‌。
    • 泛洪范围‌:Type5 LSA在整个OSPF域内泛洪,Type4 LSA仅在区域间传递‌。
  2. 路由计算与更新

    • 其他OSPF路由器通过SPF算法,结合Type4和Type5 LSA计算到达外部网络的最优路径,更新本地路由表‌。
    • 外部路由的优先级由‌Type类型‌和‌cost值‌共同决定(Type1优先级高于Type2)‌。

三、注意事项与优化建议
  1. 防环设计

    • OSPF仅保证域内无环,引入外部路由时需避免‌双向路由泄露‌(如OSPF与RIP互引)。建议通过路由策略(如route-policy)过滤冗余路由‌。
  2. 特殊场景处理

    • 默认路由引入‌:需单独配置default-route-advertise命令,import-route默认不引入缺省路由‌25。
    • 多协议混合环境‌:若同时引入BGP和静态路由,需确保路由策略的优先级和标签(tag)区分,避免冲突‌。
  3. 性能优化

    • 限制引入范围‌:使用route-policyfilter-policy控制引入的路由条目数量,减少LSDB膨胀‌。
    • 调整默认参数‌:通过default {cost | tag | type}全局配置,统一外部路由的初始属性‌。

四、典型应用示例
  • 企业多分支互通‌:总部使用OSPF,分部部署RIP,通过ASBR引入RIP路由实现全网互通‌。
  • 云网络混合组网‌:将公有云BGP路由引入企业OSPF域,优化混合云访问路径‌

实验拓扑;

实验目的:
1.掌握OSPF引入静态路由的办法
2.掌握OSPF引入直连路由的办法
实验步骤:
1.设备重命名以及IP地址的配置
2.运行OSPF
3.引入直连路由,在R1上创建
100.100.100.100,并引入到OSPF
4.在R4上查看路由表
5.在R1上修改引入直连路由的开销
和开销类型//
[R1-ospf-1]import-route direct 
cost 100 type 1 tag 8888
6.在R4上查看OSPF路由表
7.在R1上设置一条静态路由//
[R1]ip route-static 200.200.200.0 
24 NULL 0 
8.在R4上查看路由表
 

实验步骤:

(1)配置IP地址

R1的配置

<Huawei>sys
[Huawei]undo info-center enable
[Huawei]sysname R1
[R1]int g0/0/0
[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2.1.1.1 24
[R1-GigabitEthernet0/0/0]q
[R1]int LoopBack 0
[R1-LoopBack0]ip address 1.1.1.1 32
[R1-LoopBack0]q

 

R2的配置

<Huawei>sys
[Huawei]undo info-center enable
[Huawei]sysname R2
[R2]int g0/0/1
[R2-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2.1.1.2 24
[R2-GigabitEthernet0/0/1]q
[R2]int g0/0/0
[R2-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23.1.1.2 24
[R2-GigabitEthernet0/0/0]q
[R2]int LoopBack 0
[R2-LoopBack0]ip address 2.2.2.2 32
[R2-LoopBack0]q
 

R3的配置

<Huawei>sys
[Huawei]undo info-center enable
[Huawei]sysname R4
[R3]int g0/0/1
[R3-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23.1.1.3 24
[R3-GigabitEthernet0/0/1]q
[R3]int g0/0/0
[R3-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34.1.1.3 24
[R3-GigabitEthernet0/0/0]q    
[R3]int LoopBack 0
[R3-LoopBack0]ip address 3.3.3.3 32

R4的配置

<Huawei>sys
[Huawei]undo info-center enable
[Huawei]sysname R3
[R4]int g0/0/1
[R4-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34.1.1.4.24
[R4-GigabitEthernet0/0/1]q
[R4]int LoopBack 0
[R4-LoopBack0]ip address 4.4.4.4 32

(2)配置OSPF

[R1]ospf router-id 1.1.1.1
[R1-ospf-1]area 0
[R1-ospf-1-area-0.0.0.0]network 12.1.1.0 0.0.0.255
[R1-ospf-1-area-0.0.0.0]network 1.1.1.1 0.0.0.0
[R1-ospf-1-area-0.0.0.0]q
 

[R2]ospf router-id 2.2.2.2
[R2-ospf-1]area 0
[R2-ospf-1-area-0.0.0.0]network 12.1.1.0 0.0.0.255
[R2-ospf-1-area-0.0.0.0]network 2.2.2.2 0.0.0.0
[R2-ospf-1-area-0.0.0.0]q
[R2-ospf-1]area 1
[R2-ospf-1-area-0.0.0.1]network 23.1.1.0 0.0.0.255
[R2-ospf-1-area-0.0.0.1]q
 

[R3]ospf router-id 3.3.3.3
[R3-ospf-1]area 1
[R3-ospf-1-area-0.0.0.1]network 23.1.1.0 0.0.0.255
[R3-ospf-1-area-0.0.0.1]network 34.1.1.0 0.0.0.255
[R3-ospf-1-area-0.0.0.1]network 3.3.3.3 0.0.0.0
[R3-ospf-1-area-0.0.0.1]q
 

[R4]ospf router-id 4.4.4.4
[R4-ospf-1]area 1
[R4-ospf-1-area-0.0.0.1]network 34.1.1.0 0.0.0.255
[R4-ospf-1-area-0.0.0.1]network 4.4.4.4 0.0.0.0
[R4-ospf-1-area-0.0.0.1]q

(3)引入直连路由,在R1上创建100.100.100.100,并引入到OSPF

[R1]interface LoopBack 100
[R1-LoopBack100]ip address 100.100.100.100 32
[R1-LoopBack100]q
[R1]ospf
[R1-ospf-1]import-route direct

引入OSPF进程,使其通过OSPF协议动态发布到整个OSPF域内‌
[R1-ospf-1]q

(4)在R4上查看路由表

  1. 路由表信息‌:

    • 路由表名称:Public
    • 目的地数量:15
    • 路由数量:15
  2. 路由条目‌:

    • 目的地/掩码(Destination/Mask):具体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 协议(Proto):用于到达目的地的路由协议
    • 优先级(Pre):路由的优先级
    • 费用(Cost):路由的费用
    • 标志(Flags):路由的标志
    • 下一跳(NextHop):到达目的地的下一跳地址
    • 接口(Interface):用于到达目的地的接口
  3. 路由条目示例‌:

    • 目的地:1.1.1.1/32,协议:OSPF,优先级:10,费用:3,标志:D,下一跳:34.1.1.3,接口:GigabitEthernet 0/0/1
    • 目的地:2.2.2.2/32,协议:OSPF,优先级:10,费用:2,标志:D,下一跳:34.1.1.3,接口:GigabitEthernet 0/0/1
    • 目的地:3.3.3.3/32,协议:OSPF,优先级:10,费用:1,标志:D,下一跳:34.1.1.3,接口:GigabitEthernet 0/0/1
    • 目的地:4.4.4.4/32,协议:Direct,优先级:0,费用:0,标志:D,下一跳:127.0.0.1,接口:LoopBack0
  4. 其他信息‌:

    • 目的地:127.0.0.0/8,协议:Direct,优先级:0,费用:0,标志:D,下一跳:127.0.0.1,接口:InLoopBack0
    • 目的地:127.255.255.255/32,协议:Direct,优先级:0,费用:0,标志:D,下一跳:127.0.0.1,接口:InLoopBack0
    • 目的地:200.200.200.0/24,协议:O_ASE,优先级:150,费用:1,标志:D,下一跳:34.1.1.3,接口:GigabitEthernet 0/0/1

这些信息展示了路由器如何根据目的地选择最佳路径,并通过相应的接口将数据转发到目的地

(5)在R1上修改引入直连路由的开销和开销类型

[R1]ospf
[R1-ospf-1]import-route direct cost 100 type 1 tag 8888
[R1-ospf-1]q
 

(6)在R4上查看OSPF路由表

标题

OSPF Process 1 with Router ID 4.4.4.4‌:表示这是OSPF进程1,路由器ID为4.4.4.4。

Routing Tables‌:表示这是路由表。

路由表内容

路由表分为两部分:网络路由和自治系统外部 (ASE) 路由。

网络路由部分

Routing for Network‌:表示这是网络路由部分。

Destination‌:目标网络地址。

Cost‌:到达目标网络的代价。

Type‌:路由类型,如Stub、Transit、Inter-area等。

NextHop‌:下一跳地址。

AdvRouter‌:广告该路由的路由器ID。

Area‌:该路由所在的区域。

(7)在R1上设置一条静态路由

[R1]ip route-static 200.200.200.0 24 NULL 0

  • 功能‌:创建一条静态路由,目标网络为 200.200.200.0/24,下一跳指向 NULL0 接口。
  • 作用‌:
  • NULL0 是虚拟接口,用于丢弃匹配该路由的数据包,常用于防止路由环路或作为黑洞路由‌。
  • 此配置确保发往 200.200.200.0/24 的流量被丢弃,避免无效流量占用带宽‌

[R1]ospf
[R1-ospf-1]import-route static

  • 功能‌:将静态路由通过OSPF动态路由协议发布到OSPF域内。
  • 作用‌:
  • 使其他OSPF路由器学习到 200.200.200.0/24 的路由,实现全网可达‌57。
  • 默认引入的静态路由会被标记为 ‌Type 2 ASE(Autonomous System External)‌ 路由,其开销以外部路径计算(默认 Cost=1)‌

(8)在R4上查看路由表

总结:

OSPF路由引入需结合路由策略、汇总机制和防环设计,灵活适配多协议混合组网场景。核心在于通过ASBR控制外部路由属性(cost/type/tag)和LSA泛洪范围,以优化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 配置思科设备上的OSPF路由引入 配置OSPF路由引入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定义要通告的网络以及可能需要调整的相关参数。为了实现这一点,在思科路由器上通常会遵循特定命令集来完成操作。 #### 启用OSPF并指定进程ID 首先需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并启动OSPF协议: ```plaintext router ospf <process-id> ``` 这里的`<process-id>`是一个1到65535之间的整数,用于区分不同的OSPF实例[^1]。 #### 定义将被宣告的网络 接着通过network语句告知哪些接口参与OSPF进程及其所属区域: ```plaintext network <network> <wildcard-mask> area <area-id> ``` 其中`<network>`表示要发布的网段地址;`<wildcard-mask>`则是反掩码形式的子网掩码;而`<area-id>`用来指明该网段属于哪个OSPF区域。 对于已经存在的静态路由或其他动态路由协议学习到的路由条目向OSPF重发布,则可以利用如下命令: ```plaintext redistribute <source-protocol> [subnets] [metric-type {1 | 2}] [match internal | external] ``` 此命令允许从其他路由源(如RIP、BGP或直连)导入路由至当前运行的OSPF进程中。选项`[subnets]`可用于控制是否包含主机路由和子网路由;`[metric-type]`设置度量类型为内部(1)还是外部(2),这影响着路径成本计算方式;最后还可以选择只匹配某些类型的路由项[^2]。 #### 调整默认管理距离 如果存在多条到达同一目的地的不同路由来源,默认情况下系统会选择具有最低优先级数值(即最小AD值)的一条作为最优路径。可以通过改变ospf default metric来修改这一行为,从而影响选路决策过程: ```plaintext default-metric <value> ``` 这里`<value>`代表希望赋予新加入OSPF数据库中的每一条记录的基础开销得分。较低的数字意味着更优的选择标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