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引用
上周在学Prisma的时候在它的官方文档中看到了一个ACID,今天来学习一下~
what 事务 ❓
事务是访问数据库的一个操作序列,数据库应用系统通过事务集来完成对数据库的存取。事务的正确执行使得数据库从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
ACID 即 事务管理
事务必须服从ISO/IEC所制定的ACID原则
Atomicity 即 原子性
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中的操作要么都发生,要么都不发生(you jump,I jump😂)
Consistency 即 一致性
事务前后数据的完整性必须保持一致
还是上面的那个图,这里👇
操作前A:800,B:200
操作后A:600,B:400
一致性表示事务完成后,符合逻辑运算
Isolation 即 隔离性
事务的隔离性是多个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库时,数据库为每一个用户开启的事务,不能被其他事务的操作数据所干扰,多个并发事务之间要相互隔离
针对多个用户同时操作,主要是排除其他事务对本次事务的影响
两个事务同时进行,其中一个事务读取到另外一个事务还没有提交的数据
表示事务结束后的数据不随着外界原因导致数据丢失
事务隔离级别
事务隔离级别,就是为了解决上面几种问题而诞生的。为什么要有事务隔离级别,因为事务隔离级别越高,在并发下会产生的问题就越少,但同时付出的性能消耗也将越大,因此很多时候必须在并发性和性能之间做一个权衡。所以设立了几种事务隔离级别,以便让不同的项目可以根据自己项目的并发情况选择合适的事务隔离级别,对于在事务隔离级别之外会产生的并发问题,在代码中做补偿
- 脏读
就是指事务A读到了事务B还没有提交的数据,比如银行取钱,事务A开启事务,此时切换到事务B,事务B开启事务–>取走100元,此时切换回事务A,事务A读取的肯定是数据库里面的原始数据,因为事务B取走了100块钱,并没有提交,数据库里面的账务余额肯定还是原始余额,这就是脏读
- 不可重复读
就是指在一个事务里面读取了两次某个数据,读出来的数据不一致。还是以银行取钱为例,事务A开启事务–>查出银行卡余额为1000元,此时切换到事务B事务B开启事务–>事务B取走100元–>提交,数据库里面余额变为900元,此时切换回事务A,事务A再查一次查出账户余额为900元,这样对事务A而言,在同一个事务内两次读取账户余额数据不一致,这就是不可重复读
- 虚读(幻读)
就是指在一个事务里面的操作中发现了未被操作的数据。比如学生信息,事务A开启事务–>修改所有学生当天签到状况为false,此时切换到事务B,事务B开启事务–>事务B插入了一条学生数据,此时切换回事务A,事务A提交的时候发现了一条自己没有修改过的数据,这就是幻读,就好像发生了幻觉一样。幻读出现的前提是并发的事务中有事务发生了插入、删除操作
隔离级别的设置
设置 | 含义 |
---|---|
DEFAULT | 默认隔离级别,每种数据库支持的事务隔离级别不一样,如果Spring配置事务时将isolation设置为这个值的话,那么将使用底层数据库的默认事务隔离级别 |
READ_UNCOMMITTED | 即能够读取到没有被提交的数据,所以很明显这个级别的隔离机制无法解决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中的任何一种,因此很少使用 |
REPEATABLE_READ | 重复读取,即在数据读出来之后加锁,类似"select * from XXX for update",明确数据读取出来就是为了更新用的,所以要加一把锁,防止别人修改它。REPEATABLE_READ的意思也类似,读取了一条数据,这个事务不结束,别的事务就不可以改这条记录,这样就解决了脏读、不可重复读的问题,但是幻读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
SERLALIZABLE | 串行化,最高的事务隔离级别,不管多少事务,挨个运行完一个事务的所有子事务之后才可以执行另外一个事务里面的所有子事务,这样就解决了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的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