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的常用目录和文件管理命令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的常用目录结构,如root、home、boot等,并详细阐述了文件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查看路径的`pwd`命令、修改命令的`alias`、创建文件和目录的`mkdir`、`touch`,复制和移动的`cp`、`mv`,批量改名,删除文件的`rm`,查找文件的`find`命令及其各种选项,以及标准输入输出、`which`、`date`、`cat`、`head/tail`、`cut`、`wc`、`grep`、`paste`、`sort`、`uniq`、`tar`、`gzip`和`bzip2`等实用命令的使用方法。内容详实,是Linux运维人员的参考资料。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inux的优点

1:纯文件形式
2:可操作命令界面
3:体积小,占空间少
4:开源,免费

常见目录

所有目录都是在 ”/“(根)下面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我们最常用的目录有:
root:管理员家目录
home: 普通用户家目录
boot:系统内核,启动文件目录
sbin:管理源命令管理目录
bin:所有用户命令管理目录
etc:配置文件目录
opt:安装文件目录
der: 设备文件目录
补充:
lib:系统调用的函数库保存位置
media:挂载目录。系统建议用来挂载媒体设备,如软盘和光盘
mnt:早期 Linux 中只有这一个挂载目录,并没有细分。系统建议这个目录用来挂载额外的设备,如 U 盘、移动硬盘和其他操作系统的分区
misc:系统建议用来挂载 NFS 服务的共享目录。虽然系统准备了三个默认挂载目录 /media/、/mnt/、/misc/,但是到底在哪个目录中挂载什么设备可以由管理员自己决定。例如,笔者在接触 Linux 的时候,默认挂载目录只有 /mnt/,所以养成了在 /mnt/ 下建立不同目录挂载不同设备的习惯,如 /mnt/cdrom/ 挂载光盘、/mnt/usb/ 挂载 U 盘,都是可以的
srv:服务数据目录。一些系统服务启动之后,可以在这个目录中保存所需要的数据
tmp:临时目录。系统存放临时文件的目录,在该目录下,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和写入。建议此目录中不能保存重要数据,最好每次开机都把该目录清空

查看路径

pwd:查看当前所在位置的详细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常当我们处在很深的目录时,想查看自己的目录路径,可以用pwd来查看

修改命令

alias:修改别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式:alias 想取的名字=“你想替换的命令”
一般我们都是将比较长的命令给替换掉,这样比较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创建命令

mkdir:创建文件夹(只能创建文件夹)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ouch:创建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f:新建特殊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复制

cp: 复制文件或文件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p的选项:
-f:覆盖目标同名文件或目录时不进行提醒,直接强制复制
-i:覆盖目标同名文件或目录时提醒用户确认
-p: 复制时保留权限

移动改名

mv:移动文件位置并改名
通式:mv - 选项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并改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