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ls -l命令(即ll命令)查看文件的显示结果分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Linux系统中使用“ls -l”、“ls -al”或“ll”命令时显示的各项信息,包括文件类型、权限、链接数量、所有者、大小、修改日期等内容,并解释了这些信息的具体含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linux下使用“ls -l”或者“ls -al”或者“ll”命令查看文件及目录详情时,shell中会显示出好几列的信息。平时也没怎么注意过,今天忽然心血来潮想了解一下,于是整理了这篇博客,以供参考:

首先给出一张典型的显示结果: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下面对其中的每一列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文件类型

这里写图片描述
表示该文件的类型:

  • “-”表示普通文件;
  • “d”表示目录;
  • “l”表示链接文件;
  • “p”表示管理文件;
  • “b”表示块设备文件;
  • “c”表示字符设备文件;
  • “s”表示套接字文件;

二、文件属性

这里写图片描述
以back_init文件为例,其属性可分为三段:[rwx][rwx][r-x],其中:

第一段表示文件创建者/所有者对该文件所具有的权限,第二段表示创建者/所有者所在的组的其他用户所具有的权限,第三段表示其他组的其他用户所具有的权限。

  • r(Read,读取权限):对文件而言,具有读取文件内容的权限;对目录来说,具有浏览目录的权限。
  • w(Write,写入权限):对文件而言,具有新增、修改文件内容的权限;对目录来说,具有删除、移动目录内文件的权限。
  • x(eXecute,执行权限):对文件而言,具有执行文件的权限;对目录来说,该用户具有进入目录的权限。

另外,这里还有2个很特殊的属性,平时不怎么常见,这里也顺带解释一下:

  • s或S(SUID,Set UID):可执行的文件搭配这个权限,便能得到特权,任意存取该文件的所有者能使用的全部系统资源。请注意具备SUID权限的文件,黑客经常利用这种权限,以SUID配上root帐号拥有者,无声无息地在系统中开扇后门,供日后进出使用。
  • t或T(Sticky):/tmp和 /var/tmp目录供所有用户暂时存取文件,亦即每位用户皆拥有完整的权限进入该目录,去浏览、删除和移动文件。

综合起来可得,对于back_init文件,其创建者/所有者具有可读可写可执行的权限,其创建者/所有者所在的组的其他用户具有可读可写可执行的权限,其他组的其他用户则具有可读可执行但不可写的权限。

三、目录/链接个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对于目录文件,表示它的第一级子目录的个数。注意此处看到的值要减2才等于该目录下的子目录的实际个数。

  • 比如这里的include目录下,其实是没有子目录的,所以应该是0,但是它这里却显示2,这是因为要加上.目录和..目录。在linux下,.目录表示当前目录,..目录表示上一级目录。

  • 这也可以解释上图中第一行的.目录下的3和第二行..目录下的26。因为当前目录下有一个include目录,所以加上.目录和..目录这2个目录就等于3,所以第一行会显示3。而上一级目录共有24个目录,加上上一级目录的.目录和..目录这2个目录,所以这里的第二行显示的是26。

对于其他文件,表示指向它的链接文件的个数。

四、所有者及组

这里写图片描述
表示该文件的所有者/创建者(owner)及其所在的组(group)。

五、文件大小

这里写图片描述

如果是文件,则表示该文件的大小,单位为字节。
如果是目录,则表示该目录符所占的大小,并不表示该目录下所有文件的大小。

六、修改日期

这里写图片描述
该文件最后修改的日期时间。

七、文件名称

这里写图片描述
文件名,无需多说。

八、字体颜色

这里写图片描述
在大多数的linux shell窗口中,还能用颜色来区分不同文件的属性:

  • 灰白色表示普通文件;
  • 亮绿色表示可执行文件;
  • 亮红色表示压缩文件;
  • 灰蓝色表示目录;
  • 亮蓝色表示链接文件;
  • 亮黄色表示设备文件;

当然,这里需要使用系统缺省的配色方案。如果你自定义了shell的配色方案,则有可能与上面的定义不一致。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的是,可以看到上述的图片中,back_init文件的后面还带了一个星号(*),这也是linux系统下用于标记可执行文件的另外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凡是文件名后面带了一个星号(*)的,都是在说明这是一个可执行文件。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理解Linux中的`ll`命令和`ls -l`的关系。用户问的是“ll command equivalent to ls -l”,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ll`和`ls -l`的效果相似,但不确定具体关系。 首先,我要回忆一下Linux的基础知识。`ls`是列出目录内容的命令,`-l`选项是长格式显示,包括权限、所有者、大小等信息。而`ll`并不是一个原生的Linux命令,通常是作为别名(alias)存在的。很多Linux发行版,比如Ubuntu,默认会把`ll`设置为`ls -l`的别名,这样用户输入`ll`就能直接看到详细列表。不过,这也取决于用户的shell配置,比如在bash中,用户可能在`.bashrc`或`.bash_profile`里定义了别名。 接下来,我需要验证这一点。可以检查用户的shell配置文件中是否有`alias ll='ls -l'`这样的行。另外,用户也可以直接运行`alias ll`来查看是否设置了该别名。如果没有设置,`ll`命令可能会提示找不到,这时候用户需要手动设置别名或者直接使用`ls -l`。 另外,考虑到不同环境下的差异,比如某些系统可能没有默认设置这个别名,或者用户可能修改过配置,所以需要说明这一点。同时,如果用户使用不同的shell,比如zsh或fish,配置方法可能略有不同,但通常还是通过类似的配置文件来设置别名。 用户可能还会想知道如何永久设置这个别名,或者为什么有时候`ll`显示的颜色和`ls -l`不同,这时候可能需要提到`--color`选项,或者检查别名是否包含了其他参数,比如`ls -alF`之类的组合。 最后,要确保回答清晰,分步骤解释,并给出验证和设置别名的方法,让用户能够自行操作和确认。</think>### `ll`命令与`ls -l`的关系 在Linux系统中,`ll`命令通常**不是独立的命令**,而是用户或系统预定义的`ls -l`命令的**别名(alias)**。以下是具体解释: 1. **`ll`的本质** 大多数Linux发行版(如Ubuntu、CentOS)默认将`ll`定义为`ls -l --color=auto`的别名[^2]。这意味着: - `ll`会以长格式(`-l`)显示文件/目录的详细信息,包括权限、所有者、大小、修改时间等。 - `--color=auto`会根据文件类型自动添加颜色标识(如目录显示为蓝色,可执行文件显示为绿色)。 2. **验证别名定义** 可通过以下命令查看`ll`的实际定义: ```bash alias ll ``` 输出示例: ```bash alias ll='ls -l --color=auto' ``` 3. **手动设置别名** 如果系统未预定义`ll`,可通过以下命令临时设置: ```bash alias ll='ls -l' ``` 若需永久生效,可将该行添加到用户shell配置文件(如`~/.bashrc`或`~/.zshrc`)中,然后执行`source ~/.bashrc`。 4. **与`ls -l`的区别** - `ll`依赖于别名配置,而`ls -l`是原生命令,在所有Linux环境中通用。 - 若别名中包含额外参数(如`--color=auto`),`ll`的输出可能比`ls -l`更丰富(如颜色标记)。 ---
评论 29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