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日和朋友们分享了我的大学生活,大家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于是就有同学开始问我当时那个幻灯片制作的事情,所以今天这期我就讲讲幻灯片的一些事儿吧。
我那次幻灯片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在珠海的一次入职培训,当时Zoom.Quiet为我们做了一次培训,当时他采用的幻灯片风格就是——Takahashi,也就是“高桥”风格,我的第一观感就是“卧槽”(作赏心悦目状),所以后来回来后受邀演讲毫不犹豫地采用了“高桥流简报”风格。
如果是做与个人相关的幻灯片,高桥风格还是非常好使的,反之若是纯粹的学术演讲,那还是另寻其它的模版吧~~
Takahashi在维基上的全称是“高桥流简报法”,它的特点如下:
1、文字巨大,几乎占据了整个幻灯片页面
2、少图,图片很少出现,甚至不出现
3、内容简洁,但一般有很强的前后联系
“高桥流简报”(下面简称“高桥”)是由一位名叫“高桥”的Ruby程序员发明的,所以第一次接触“高桥”,立即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杀马特geek风。它使用的模版类型是“XUL”,所以对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士,要想制作原汁原味的“高桥”幻灯片还是有很大的难度滴,但如果你掌握了“高桥”的基本设计准则,XUL也并不是必备技能。
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一下这种风格幻灯片的内容组织方法,关于“高桥”的制作方法的链接我会在文章末尾贴出~~
作为PM,我们必须要用幻灯片展示我们的想法,很可惜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是幻灯片制作高手,很多人装上D版PowerPoint或Keynote,都没有使用过里面的高级设置,大多数人都停留在找各种“酷炫拽”的转场动画的水平。不过现在我们有了Takahashi,就不用担心幻灯片“落入俗套”了,你大可以配合简洁的图片,看上去甚至有点Apple的感觉。
制作Takahashi幻灯片需要注意的就是内容的嵌套,你的每一页幻灯都需要用一个字或词来总结,比如要引用历史典故,那么就像下方的幻灯一样写上“历史”,这样子的引导能迅速将观众的注意力从“次要”的幻灯再次转移到“主要”的你这边来。
如果演讲者想要陈述观点,那么可以加入观点编号与观点关键词连续播放的形势,如下方,直接打上“(1)”这样子明显的编号,明确的告诉观众下面是我的观点,在一瞬间提高了观众的重视程度。
总之配合Takahashi,你的演讲必须是快节奏的、简明扼要的,某一刻你切换幻灯片会给人一种放老式影片的感觉,整个过程下来,观众的第一感觉应该是流畅、连贯。
总儿言之,我推荐大家使用Takahashi,重点不是它的制作简单,而是它能让演讲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内容以及演讲技巧上,况且Takahashi已经被证实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种幻灯片制作方式,小伙伴们就大胆的尝试吧~~
你有使用过什么好的幻灯片风格,欢迎大家回复告诉我哟~~
最近没人问问题了,《雷答站》一直处于赋闲状态,大家有问题就问诺~~
----1024----
1、阿亮的文章:
http://blog.derjohng.com/2006/04/12/takahashi-method-%E7%B0%A1%E5%A0%B1/
2、Jedi博客:
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5429.html
上面的链接会延伸出很多技巧链接,实践愉快~~
----1024----
===只做最真实的自己===
微信公共号IT百问
关注方式:
1、打开微信搜索微信号ID:itbaiwen
2、或者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回复m查看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