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Java 中,序列化是将 Java 对象转换为字节流的过程,而反序列化则是将字节流重新转换为 Java 对象的过程。为了保证反序列化时能够成功地重建对象,Java 建议给每个可序列化的类设置一个 serialVersionUID 的常量值。
字节流:在计算机中,字节流是数据传输和处理中最基本的单位。字节流是指将数据流中的数据按照字节为单位进行传输和处理的方式。在 Java 编程语言中,字节流指的是以字节为单位进行操作的输入流和输出流类。
字符流:除了字节流,Java 还提供了字符流。字符流是以字符为单位进行处理的流,它可以方便地对文本型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不同于字节流,字符流使用的是基于 Unicode 编码的字符集来进行编码和解码。
serialVersionUID
是一个长整型的常量,在类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时,用来识别该类的不同版本之间的兼容性。当我们对类进行修改时,如果新的版本与旧版本的 serialVersionUID 不一致,就会导致反序列化失败。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Java 建议在每个可序列化的类中添加一个 serialVersionUID 属性。
在这里,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表示为这个类设置了 serialVersionUID 的值为 1L。通常情况下,我们会给 serialVersionUID 设置一个固定的数值,这样可以保证在多次编译、多个版本之间都能够兼容,避免因 serialVersionUID 不同而导致的序列化或反序列化失败。这里选择 1L
作为 serialVersionUID 的值,是因为它是一个简单的、不易与其他类的 serialVersionUID 冲突的常量值。
1.其中的1L可以写成其他数值吗?
当然可以,serialVersionUID
的值可以是任何一个 long
型的整数常量。但在实践中,为了保证不同版本之间的兼容性,我们通常建议手动指定一个固定的值作为 serialVersionUID
。
在选择 serialVersionUID
的值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对于同一个类的不同版本,它们的
serialVersionUID
应该是相同的; serialVersionUID
的值应该是常量,并且需要使用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关键字修饰;serialVersionUID
的值应该足够简单,以保证在多种编程语言和平台之间都能够被正确地解释;- 最好避免使用默认生成的序列号,因为这样可能会因为类的实现细节发生变化而导致序列号的改变。
总之,为了保证代码的健壮性和可靠性,serialVersionUID
的值应该是一个由程序员手动指定的常量。
2.不写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有什么影响吗?
如果不手动定义 serialVersionUID,Java 编译器会根据类的结构自动生成 serialVersionUID。虽然这种方式能够避免 serialVersionUID 不一致而导致的反序列化失败问题,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可控的过程,因为它依赖于编译器的实现。不同版本的编译器可能会生成不同的 serialVersionUID 值,从而导致在反序列化过程中发生错误。因此,建议在实现序列化的类中手动定义 serialVersionUID,确保其值与预期相符,提高代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一定要实现Serializable
接口吗?
是的,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是一个序列化类中的静态常量,只有实现了 Serializable
接口的类才能使用该常量。
在 Java 中,只有实现了 Serializable
接口的对象才能被序列化和反序列化。Serializable
接口本身并没有任何方法,而是标注了该类可以进行序列化操作。如果一个类没有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那么在尝试将该类的对象序列化或反序列化时,会抛出一个 NotSerializableException
异常。
因此,为了能够使用 serialVersionUID
常量,我们必须保证所定义的类实现了 Serializable
接口。否则,在编译期或运行期就会出现编译错误或运行时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对已经序列化的类做一些修改时,比如新增或删除某些属性,都会导致 serialVersionUID
的值发生变化。因此,建议在修改类时,应该仔细考虑 serialVersionUID
的设置,以避免版本冲突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