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模式
- Javascript的继承就是通过原型链实现的
- 原型模式中有个概念,叫克隆 ,例如我们在拷贝文件的时候,将文件A复制一份成文件B,那么文件A 就是原型,文件B就是复制拷贝出来的一份,克隆也类似于这样
- 那么原型模式什么时候会使用呢?
- 原型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假设我们要创建一个很复杂的对象A,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如果还要在创建一份,来一个对象B,那么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去创建就会显得很愚蠢,这个时候,就会很机智的想到我可以直接把A复制一份啊,这样不就有B了吗。
- 又例如你要用别人的网站,那你只需要把代码拷贝一份,改一改里面的一些细节,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大大提高了效率。
- 思路:Java中
Object类
是所有类的根类,Object类提供了一个clone()
方法,该方法可以将一个Java对象复制一份,但是需要实现clone
的Java类必须要实现一个接口Cloneable
,该接口表示该类能够复制且具有复制的能力 ==> 原型模式
Java中的克隆技术
- 以某个对象为原型,克隆出来一份新的对象,两个对象是一样的,例如Object对象的
clone()
方法以及Cloneable接口
- 要对文件进行复制拷贝,也许我们会想到Java中的IO流,的确我们可以通过IO流对文件进行复制拷贝,但是用Java实现的IO流对文件进行操作,在效率上会比较低
- 而真正的复制拷贝应该是在内存中进行操作的,如果我们用Java去操作内存,就会很麻烦
Object
对象的clone
方法是一个native
的方法,也就是说会通过Java去调用本地的接口,也就是调用本地用C/C++写的方法,通过这个方法实现克隆,效率就会更高。- 那么克隆出来的对象和原来的对象有没有区别呢?那肯定是有区别的。
- new 是创建一个对象,里面可能有一些默认值之类的;但是克隆出来的对象就是原封不动的拷贝一份,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副本,你可以针对副本进行修改,但是原来的对象不会有变化
举个例子 - 盗版书和正版书之间的故事
import java.util.Date;
public class Book implements Cloneable{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author;
private Date publishDate;
@Override
protected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return super.clone();
}
}
--------------------------------------------------------------------------
public class Marke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Book proto = new Book("Java从入门到放弃","Oracle",new Date());
Book clone = (Book) proto.clone();
System.out.println("proto ==>> "+ proto + " HashCode:"+proto.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clone ==>> "+ clone + " HashCode:"+clone.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
clone.setName("Java成长之路");
System.out.println("修改后的clone ==>> "+ clone);
System.out.println("proto ==>> "+ proto);
System.out.println("==================================");
clone.getPublishDate().setTime(123123123);
System.out.println("改变了Date的clone ==>> "+ clone + " HashCode:"+clone.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proto ==>> "+ proto + " HashCode:"+proto.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
}
}
- 在这段代码里面,我们会发现:
(1)克隆出来的对象和原型对象的确是两个不同的对象
(2)修改克隆对象的值不会对原型对象产生影响
(3)如果修改了克隆对象引用的对象,会影响到原型对象 - 那么我们在使用原型模式在克隆的时候,就要注意对象的引用关系

浅克隆改造成深克隆
- 浅拷贝的介绍
- 对于数据类型是基本数据类型的成员变量,浅拷贝会直接进行值传递,也就是将该属性值复制一份给新的对象。
- 对于数据类型是引用数据类型的成员变量,比如说成员变量是某个数组、某个类的对象等,那么浅拷贝会进行引用传递,也就是只是将该成员变量的引用值(内存地址)复制一份给新的对象。因为实际上两个对象的该成员变量都指向同一个实例。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个对象中修改该成员变量会影响到另一个对象的该成员变量值
- 深拷贝基本介绍
- 复制对象的所有基本数据类型的成员变量值
- 为所有引用数据类型的成员变量申请存储空间,并复制每个引用数据类型成员变量所引用的对象,直到该对象可达的所有对象。也就是说,对象进行深拷贝要对整个对象进行拷贝
- 深拷贝实现方式
- 1:重写clone方法来实现深拷贝
- 2:通过对象序列化实现深拷贝
- 深克隆的实现方式有很多,其中有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但是一旦和IO进行交互,就会影响程序的效率,不建议使用,有兴趣也可以参考一下下面这段代码实现一下

- 而重写clone方法对于属性较多的时候,虽然这么操作会很繁琐,但是这样做确实是比较好的办法
@Override
protected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Object newClone = super.clone();
Book book = (Book) newClone;
book.publishDate = (Date) this.publishDate.clone();
return newClone;
}
- 再进行相同的操作,将clone的date对象的值进行修改
输出结果
改变了Date的clone ==>> Book{name='Java从入门到放弃', author='Oracle', publishDate=Fri Jan 02 18:12:03 CST 1970}
proto ==>> Book{name='Java从入门到放弃', author='Oracle', publishDate=Mon Mar 23 17:05:39 CST 2020}
小结
- 创建新的对象比较复杂时,可以利用原型模式简化对象的创建过程,同时也能够提高效率
- 不用重新初始化对象,而是动态地获得对象运行时的状态
- 如果原始对象发生变化(增加或者减少属性),其它克隆对象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无需修改代码
- 在实现深克隆的时候可能需要比较复杂的代码
- 缺点:需要为每一个类配备一个克隆方法,这对全新的类来说不是很难,但对已有的类进行改造时,需要修改其源代码,违背了ocp原则
应用场景
- Spring中的Bean的创建,就是使用了单例模式和原型模式的设计思想,从而节省了空间,提高了效率
- 通常原型模式和工厂模式也会搭配使用,将工厂模式中创建对象的new替换成原型模式